胡适和梁实秋的文章,实在是很不容易的。”我拿着自己淘来的另外一本旧书,十分感慨。
“因为他们是‘资产文人’吧?”程思薇说道。
我很惊讶程思薇居然能够知道这些事情。我们互相都能在这里找到喜欢的东西,谈论着自己的“宝贝”,看着看着,忽然相视而笑,颇有知己之感。
“我爸爸教我很多事情。”程思薇忽然说道。
我看着她,“我记得你爸爸是中国人?”
“嗯,一介书生。”程思薇看着不远处的小桥,忽然拉起我的手,朝着那边小跑过去。
我搞不懂她要做什么,只能由她牵着,跟着她奔跑过去。
这是一座通往城隍庙的石桥,据说建于宋朝,经历多少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旁边的石碑上的文字已经辨识不清,石桥的桥面和台阶也已经被古往今来的去城隍庙祈福的人们踩得异常光滑。
程思薇愣愣地看着这座石桥。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这桥是宋朝建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我靠近她的耳朵,轻声说道。
“我有印象。”程思薇喃喃地说道。
“哦?你来过?”我问道。
“嗯。”程思薇点点头,拉着我再往西边走几步。忽然在一棵大柳树前面停住脚步。
柳树上,挂满祈福的红绳。这棵三人才能合围抱住的老柳树,也不知道寿命到底有多长。它的下半身的树干已经被这里来往的人群触摸的犹如一块大理石般光洁,顶端却生命力顽强的抽出新枝,绿油油的垂荡下来。
“就是这里……”程思薇双眼放光,面朝柳树和老护城河,站准方位,再反转180度。
“怎么了?”我奇怪地看着她。
“看到那边的那个带天窗的瓦房么?”程思薇指着那边,问我。
“看到了。”透过密密麻麻的瓦片屋顶。我看到只有一个带天窗的屋顶正对着我们。
“我就是在这里出生地。”程思薇看着我,说道。
听到这句话,我略微吃惊地看着她。
程思薇转身拍拍这棵老柳树,再低头望着石桥底下的淳淳的流水,长松一口气。轻轻的感叹一句。“我又回来了呢。”
她看着流水,眼眶居然渐渐湿润。我急忙走过去,轻轻把她扣到臂弯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