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2 / 3)

+A -A

        更何况,在宋端午团队中,论资历论辈分,自然也是老刘头最高,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可前往别忘了,老刘头曾经当过好一段时间的某位封疆大吏的座上宾,而这位封疆大吏现在到底是身居何要职旁人不得而知,但是若论到同这些个顶级人物打交道的关系经验,恐怕也就首推老刘头无疑了。

        “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老刘头站在项家四合院的门前,虽然望着门口的卫兵有点胆颤,但是却仍旧不忘念叨这一句感慨。

        京城人家的高门深院,自然不是平常百姓和普通人家可以想象的,老刘头自然也是如此,出身贫苦的他虽然后天机遇超群,得到了那个半仙儿师傅的真传,但是纵使老刘头的铁口直断再怎么令那些个大菩萨小心伺候着,但却仍旧改不了他最原始骨子里的那种自卑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刘头虽然是迫于林小澈的关系才跟着宋端午,但最终还是肯接纳了这个犊子的原因。

        因为这俩人本身就是一种人。

        项家小四合院的景致依旧,门前的那颗歪脖子大石榴树依旧是挺拔如初,虽然说是刚刚到了春天,但是门口若隐若现的金桂、玉兰、牡丹、海棠等等,却是能把‘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境给表达出來。

        老刘头鬼头鬼脑的在项家小院门前转悠了半天,碍于卫兵的震慑还真就不敢近身,直到这老头看到这些花花草草顿感爱不释手的时候,这才主动凑了上去。

        “好一个‘金玉满堂’啊!看不出來这摆弄花草的人还真讲究。”老刘头砸吧着嘴,不无艳羡的说,不过随即口风一变,道:“这门口的大石榴树虽然好,但是也未免挡的太正当了些,殊不知虽然多子多福,且还能挡灾,但是这也把子嗣后代的活风活水给挡住了,成了闷龙之局,虽然后代子孙繁盛,但是却鲜有能人了,哎,一代不如一代啊!”

        老刘头到底还是江湖术士出身,三句话不离本行,假如说他的这番高谈阔论若是被当年指导建造这间四合院的前辈听到,不知道会不会气的从棺材里跳出來。

        但是从树与大门的位置來看,似乎当年那位前辈也考虑到了这点,只是当树逐渐长大且在自然的环境力量下发生了变改,这就未免让人感到唏嘘了。

        虽然说事在人为,但是最后却还是拗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意不可违,’这是老刘头以前经常对林小澈说的话语,而此时这句话,却被老刘头用來勉励自己,因为他知道,既然自己怀揣着宋端午最后的希望來到了这家门前,那么自己若不试试,又怎知老天爷的意思,。

        其实老刘头在出行之前,不是洠в型扑愎韵螅皇钦饫锩孀约呵3兜狡渲校爬锩媸滓囊惶蹙褪枪丶涸蚵遥缘崩狭跬返呢韵笤趺醋哦妓悴蛔嫉氖焙颍敲此茏龅氖虑椋匀痪褪乔鬃缘敲牛笔略谌耍墒略谔臁?br/

        老刘头整理了下衣冠,自以为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变朝着门口走去,但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老刘头自然是要被拦下來的,即便老刘头自认为自己已然拿出了一副仙家派头。

        “这位同志,麻烦你跟项老太爷说一声,就说我受一位故人所托,來给他老人家送东西。”

        见到卫兵同志的阻拦,尽管人家态度良好,但是老刘头也未免感到胆颤,立马摘下了墨镜,生怕让人误以为他是坏蛋一般的赶忙说道。

        “你稍等。”

        卫兵转身用门岗电话通报,片刻之后便有了消息,只不过很不幸的是,当老刘头被告知,项老太爷近日并么有什么故人预约或者提前交代下來的事情后,老刘头就很不幸只能沦为在门前站着。

        老刘头这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就这么傻站着,直到老刘头第二次拜托卫兵通报,并着重加强了是一个熟人,给项老太爷來送东西,但是老刘头的愿望是好的,可现实却是残酷的,而那位接听电话的生活秘书在仔细确认了真的查无此事之后,老刘头就很不幸的再次沦为了人家门口的守望者。

        事情似乎陷入了僵局。

        老刘头知道自己如果这事办不成,那么宋端午十有八九会凶多吉少,但是眼下的情况却是真的让老刘头束手无策。

        可是有句诗叫做,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老刘头唏嘘感叹着到底是宋端午时运不济还是自己办事不力的时候,门口突然出现的一个耄耋老头,却引起了老刘头的注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端午的彪悍之路 第449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