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1 / 3)

+A -A

        莫非古人真的看见过龙?巴亥不禁砰然心动。“乾卦六爻为什么都以龙取象呢?”

        乔教授果然是教授,诲人不倦,引经据典;《周易集解》马融注如何,《周易古经今注》如何;又说:有人认为乾卦的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龙,也有人认为这里指“龙星”,所谓“东方七宿名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史记》和《封禅书》都提到,九二“见龙在田”的“田”,指龙宿角星附近的“天田”星。古书上说“时乘六龙以御天,犹乘六马以御车”。

        乘龙像赶马车一说让巴亥特别感兴趣。教授说:在古人眼中,“苍龙”不仅是东方七宿的名称,更是它的神,两位一体。星神的观念恐怕来自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后来被道教继承。载人升天的“御龙”之说恐怕就是这样产生的。

        教授说乘龙升天的说法早就有,据说黄帝就是乘龙升天的,黄帝为“有熊氏”;所以屈原在《楚辞》中发疑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中国本土的道教讲究神仙崇拜,道教的众神仙什么“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之类,基本都是天地星辰,可以骑着龙满天飞的……

        坐在一旁的乔霓忍不住了,“我觉得你们在这一本正经地讨论龙,好像有点可笑。”

        巴亥干笑两声,忍不住又问教授,神秘数字的作者可能是什么人,是否是归隐的文人。

        教授认为这个可能很小,说旧时文人归隐,不会跑进深山老林的,吃不了那个苦。也有的文人喜欢游历,比如李白。但是他这种人一般心怀坦荡,没有什么隐密,临死应该直抒胸臆,不会写个神秘兮兮的数目字。

        巴亥自言自语:“如果他不是归隐的文人,那可能是什么人呢?”

        (汉画像砖“仙人乘龙图”。)

        b。r▲红桥▲书吧▲

        第7节:七、兴和客栈

        七、兴和客栈

        1943年初秋。一个阴雨蒙蒙的早晨。

        湘西小城大庸兴和客栈破旧的小木门钻出两个男人,一老一少。

        满面红光的客栈掌柜送二人到门口,一脸堆笑:“刘先生,您慢走。”

        姨太淑珍一旁叮嘱伙计:“春生,路上不太平,小心着。去山里收了货早点回来。”

        刘欹煜目无表情地摆摆手,作为江湖郎中为了养家糊口,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能闲在家里,除非时局太紧,实在无生意可作,便在旅店读书写字。

        此刻小儿子季轩还没起床。告别老祖宗、大太太,匆匆离开山东老家时儿子只有两岁,本以为出来躲躲就能回去,不料仗越打越大,一走就是这许多年。由山东经河南、湖北到陪都重庆,又经泸州、合江到贵阳,现在又到了湖南大庸,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返故乡。

        淑珍十一岁卖到刘家,给老祖母当丫鬟。一晃几年过去,大少爷伯轩去了法兰西,二少爷仲轩进了省城学堂。她见到学徒春生的机会多一些,虽然男女有别交谈不多,但渐渐有些眉目生情。

        17岁那年,二少爷放暑假回来,一天晚上忽然在老宅谷仓堵住她,送给她一册小学国文课本,让她收好了,说要教她识字。那天仲轩还要拉她的手,她躲开了,心里只觉得对不起春生。

        记得当她听到消息,老祖宗最后决定,由她嫁给老爷——仲轩的亲爹做姨太时,她差点昏过去,真是晴天霹雳!

        她很快就认命了。此后二少爷再也没回潍坊老家,七七事变以后就参军了。

        此刻,她看着丈夫和春生远去的身影,想起了他们离开山东第三天就被日本人逼死的老奶奶。到了重庆以后老爷才得知噩耗,当时痛不欲生,她第一次见老爷这样失态,嚎啕大哭,用头撞墙。老爷觉得要不是因为自己收藏了宝物,老母亲也不会死,是自己杀了亲娘,禽兽不如!算下来,那是刘家遭诅咒的第三条人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龙迹 第3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