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 / 3)

+A -A

        抓了一手耗子屎,又换了好几个位置,果然摸到一个东西!取下来一看,是个水渍斑斑的老信封,终于找到它了!

        刘季轩接过来抚去灰尘,感觉信封轻飘飘很薄,中间有一竖着的红框,虫蛀鼠啮,千疮百孔。轻轻打开信封,从里面抽出几张红格信笺,亲眼见到生父的遗物,刘季轩不禁眼圈发湿,双手颤抖。

        那诗是毛笔书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馆阁体小楷娴熟工整,令人叹为观止:

        心房常系孔珍糜,英贤冬遁半舍绿;

        □□徵火螾黄泉,三雉扶摇谒灵祗。

        又是一个密语,一个诗谜!只是宣纸被虫蛀成破洞,第三句前两个字看不清了。

        刘季轩不想再瞒他们,于是第一次坦然承认生父离开山东老家之前藏起一个与龙有关的古代文物,这个诗谜肯定与此有关。

        他把诗谜递给巴亥,几人先后都看了,怎奈谁也看不懂其中含义,再看那几张毛笔小楷写的手稿,似乎是个笔记:

        几年前偶于营口邂逅龙骨展,一睹灵物真容,遂立志寻其踪迹。今循《许

        州志》所载,于临颍果得夏豢龙池遗物,幸甚焉!古人不我欺也。

        此汉白玉龙首必为水口之饰物,其后有阴文六字,非甲骨石鼓,亦非金契篆隶,遍查百书,终不能识……

        民国二十五年秋。

        刘季轩看罢才知道,原来生父在营口看过什么龙骨展,1936年还找到了临颍的豢龙池,得到了夏代的汉白玉龙头,他藏起来的肯定是这个!原来自己几十年朝死暮想的神秘宝物,就是夏代孔甲豢龙池的石雕龙头!

        他记得马宁说过,真正夏朝的东西至今没有发现,要是找到它,确乎无价之宝,何况还有文字,其重大意义不可估量。忽然想起听放飞场的人说,推土机推出不少烂石头堆在沟里,也许这个珍贵的夏代文物混杂其中?

        “走!快走!去放飞场!”他兴奋地大喊。

        1938年春。

        石榴树长出嫩绿的新叶,点缀着喇叭状的粉花;大黄狗趴在廊阶下,享受着春天暖烘烘的阳光。

        此时刘欹煜躲在后院书房里反锁了房门,正摆弄条案上的汉白玉龙头。两年前他得到这宝物后对母亲和大太太两人说了此事,不料老母范氏顿时面沉似水,斥责道:

        “你忘记祖训了么?!触怒了神龙会遭报应的!”

        老母命刘欹煜把千年古物立刻送回去。他当时唯唯答应了,却把遗物暂藏于密室,守口如瓶。仅自己一人知道豢龙池的位置似有不妥,为防万一应该给后人留下个线索。又不敢写得太明,于是做诗迷一首。

        刘欹煜正沉浸在古人的世界中,忽听有人敲窗,原来是姨太淑珍。

        “老爷,不好啦!日本兵把院子围了,有个日本当官的要见您,前院堂屋等着哪!”

        虹←桥书←吧←b。r←

        第22节:二十二、鬼子来了

        二十二、鬼子来了

        原来日本人得到消息刘家有个珍贵文物,说交出东西可以保证他一家平安。刘欹煜感觉他们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这才松口气,装出为难的样子,说祖传镇宅之宝,不敢轻易赠与他人,先要烧香家祭求得祖宗应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龙迹 第8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