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 / 4)

+A -A

        “僵化?”

        是我的思想僵化?真是荒谬!步子迈大一点,可也。但是,步子迈大一点也不等于不切实际地空想!

        “云江是个啥子县?”

        (bp;农业人口五十多万,地大物“簿”,交通落后,资源贫泛,这样一个偏远的穷县,全都去搞娱乐业、餐饮业,谁来消费?难道外商打老远颠簸到这里来,就为的是一阵子的吃、喝、玩、乐?他不是为了能在你这里赚到钱,是为啥?

        “倾心财力!”

        说得轻松啊,云江的老百姓兜儿里掏得出几个钱?县财政哪来的钱?已经赤字上亿啦!

        ……

        徐柄松要司机小李就在学校大门口处停车。

        “没关系,我送你进去,徐县长!”司机小李诚恳地说。

        “不用了,就几步路。”徐炳松边说边推开车门。

        “去柳叶乡的路不太好走,最好明天我们早一点出发,这样吧,你早晨七点钟在这里等我。”

        “好的,徐县长您就慢——哦,请等一下,徐县长,你的茶杯!”司机小李把徐炳松忘在了车上的茶杯递了出来。

        “徐县长慢走啊!”

        同志们提出看法,这是实事求是的,怎么能说思想不开放?人家(沿海)的发展也不是闭门造车呀,引不进现代化的管理、高新的技术,谈啥子发展?

        说啥子“宁肯牺牲云江一代女子的青春,也要把经济搞上去”,荒谬,实在是荒谬!这完全跟那些年的“一年超英国,两年赶日本,三年齐美国”有何区别?难道外商个个是色鬼?个个是酒囊?

        学生们都在教室里上自习课,校园里十分安静。慢步在校园的甬道上,下午常委会上关于大力发展云江县第三产业的讨论会场景异常清晰地浮现在徐炳松的脑海里。他忧心衷衷,倍感孤单。

        冬天南方那阴冷而潮湿的气流阵阵袭来……

        作为云江一县之长,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云江到底有几两。上头出个政策容易,反正盖个圈圈也不费力气。可是,要平均每人集资100元,比登天还难,群众会不会闹翻天?仅去年,全县就有十多个乡、镇的农税提留有一半以上的没收上来了,他们又从哪里去拿钱来集资?非得逼他们去抢银行?

        “板着脸干啥?现在是在家里!”林素英说道,并随手把门关上。“吃饭没有?也不打个电话。”

        “在外面吃过了。”

        徐炳松忽然发现已经好长一段时间没来家里耍的阚海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他全然放松了紧绷的脸。

        “哟,小阚过来啦?这次机关年轻干部下派,你报名了吗?”

        “报了,局里安排了我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开往天堂的班车 第31章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