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
“嗯,好久不见了。”谁啊?
“我刚一直想说是不是认错,怎么会在我们公司看到沈小姐。”拖鞋男颇惊喜的说,“后来想到你跟天宇要合作,才觉得应该是。”
“嗯,过来开会。”吼,你到底是谁啦?
“哦,差点忘了帮你们介绍一下。”男子跟身边那个戴着墨镜的男人说,“这位是沈柚星小姐,天宇新戏的编剧,沈小姐,他是黎耀澜,应该不用介绍了哦。”
真的不用介绍,黎耀澜嘛,谁不知道。
凌天宇是超级一线,而放眼演艺圈,能跟凌天宇抗衡的就只有黎耀澜了。
十多年前两人以“左岸少年”组合出道,谁也没想到这组十几岁的小新人会横扫市场,风靡了跨世代的歌迷,当年环东年度报表上的亮眼成绩有三分之一是由他们的第一张专辑贡献出来的。
几年后面临转型,公司安排凌天宇演戏,让黎耀澜从事创作。
黎耀澜每日一书的素养在这时候完全展现,隔年就拿下金曲奖最佳作词,这几年出版的纯文学更是大畅销,书评家说,黎耀澜的文字,不哗众取宠,也不作夸张的铺陈,所有的感情都是从心而发,于是动人。
某位大师级的人物甚至说,他很久没看到这样真挚的作品。
透过报社记者的安排,黎耀澜去拜访大师,副刊照片上的两人都笑得开心,颇有一些文学传承的意味。
然后,他开过两次巡回钢琴演奏会,所有收入都捐给慈善机构。
就连最毒舌的报社也没有办法对他毒舌,这男人能唱歌,能创作,有爱心,外貌雍容,品味出众,能批评他什么?主编甚至说起当年的小笔事。
主编当实习记者时,第一个工作就是去采访黎耀澜的钢琴演奏记者会,但因为自己搞错饭店,等他到达正确地点,场子早散了,当下只觉得青天霹雳,后来硬着头皮打电话给黎耀澜的助理,说没拍到记者会,无法交差,问能不能给个电话专访,五分钟就好,助理说要问问,等会回他。
没想到隔了一会,居然是黎耀澜亲自回电,说他人在饭店的包厢等上菜,如果他也还没吃晚饭,他们可以边吃边聊。
这个故事一说出来,黎耀澜的形象更是往上提升。
大明星请迟到的小菜鸟吃晚饭耶。
主编回忆说,黎耀澜完全没有架子,亲切到让他受宠若惊,那是他职业生涯中最惊奇的一个晚餐。
到现在,左岸少年虽然已经不是少年了,但是却比少年时期更有魅力,声势始终不坠。
——沈小姐,他是黎耀澜,应该不用介绍了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