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晚了,我就让你先住吧,铜钿以后再讲。’店老板说。
“太爷爷感激万分。睡到半夜,有个穿红肚兜的小男孩叫醒他:‘江小舟,你怎么这时候才来,我帮你看了好久了。’说完,指着东墙说:‘下面十坛金元宝。’又指着西壁说:‘下面八坛银元宝。’你太爷爷以为是做梦。
“你太爷爷天亮醒来,开门出去,惊得旅店老板手里的茶壶“噹”地一声砸破了一块方砖。原来,只要夜里住进这个房间的人,天亮肯定走不出来,都死了。
“太爷爷想起昨夜的事,心想原来不是梦境。又想起那只小鸟,有点灵气。莫非屋里墻壁下面的金元宝银元宝真的是原本属于我的?那个穿红肚兜的小男孩是看财童子?
“于是,你太爷爷对店老板说:‘我要住一个月,店账过几天一道算给你。’
“老板连声答应:‘好好好。’
“老板当然说好,他这间房子本来就是空着的,稍微知道一点底细的,哪个肯住。就是不明底细的人住了,也没有命住第二晚。”
家族传奇2
小江松紧张死了,不知道太爷爷在墙壁底下究竟有没有挖到宝贝。他说:“后来呢?”
“你太爷爷弄来一副萝筐,每天夜里挖宝,白天运出去。”
每次听到这里,小江松就问:“墻壁倒了没有?”
奶奶总是笑着说:“小憨督,不会的,仙人喊侬做的事体总归不会出事体的。”
“后来呢?”小江松问。
“后来我们家就又有钱了。”奶奶讲到这里,总是一副开心莫名的表情。
又是一个一夜致富的老故事。一夜致富,不劳而获,天赋横财,这种思想怎么也不能和我们中华民族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混和起来。稍微长大一点,江松就开始在心里嘲笑这个故事了。
奶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无稽的老故事,乐此不疲。江松后来已经会背了。但在奶奶重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也还是听她讲,因为如果耐心听完奶奶的故事,奶奶就会做他想吃的点心,作为累了他孙子耳朵的补偿。
看来老人不是不知道孙子听她的老掉牙的故事,是要付出极大的耐心的。
尽管他越大越不认同这个故事,但这个故事注定要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它已经和讲故事的奶奶,童年的小伙伴,挖竹笋、逮蜻蜓的竹园,走上去一步一吱呀的小竹桥,河边那棵能舒服地坐在枝桠上采摘桑椹的老桑树,还有大黄狗灵光,小猫花花等等一起深深地刻在他的大脑皮层上了。
如果说曾祖的故事让江松觉得是个童话故事,适合于月夜来听,讲故事的还真没有比嗓门苍老,头发雪白的老奶奶更合适的了。那么另一个关于祖父的故事由奶奶来讲,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小学生以及更年幼时的江松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上了中学以后,看过几本爱情小说之后,江松恍然大悟,祖父的故事是个爱情故事,女主角不是奶奶,而这个故事由奶奶来讲,没有真情实感,当然就隔了一层了。可惜爷爷象个没嘴的葫芦。
“侬爷爷年轻格辰光长得好是好得来寻勿出。”奶奶每次讲祖父的故事,这句就是开场白。
“怎么样好啊?”江松觉得奶奶讲的不得要领。
“侬有一眼眼象。”奶奶讲着,眼睛紧紧盯住孙子的脸,象是要从他脸上找出这小子和自己丈夫年轻时相象的地方。
“哪里象啊?”小孙子追问。
奶奶不回答这个问题,继续她讲她的:“一个有钞票人家的小姐看上了侬爷爷,那小姐差点要跟侬格爷爷私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