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 / 4)

+A -A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江松的父亲一世也讲不了一箩筐话,教育孩子的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江松母亲的身上了。那三个假如就是江松母亲给他的座右铭。

        江松把它记在了脑子里,并落实在行动上,果真得益匪浅,他成功了。

        江松不但记住了妈妈的三个假如,而且他还时刻不忘自己从小就悟出的一个真理: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必须舍得放弃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想要让奶奶做他爱吃的酒酿圆子,就得老老实实听奶奶讲那两个他早已倒背如流的老故事,放弃和小朋友玩耍的乐趣。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临选择的过程。有些选择,选甲还是选乙无伤大雅;有些选择,选错了就是一世的痛苦。江松面临选择菊心还是林兰的时候,就是为了政治的原因,选择了林兰。

        “我是否选错?”这是江松常问自己的问题,尤其是林兰让他不满的时候。

        今夜,因为菊心的出现受到了极大的刺激的江松,又一次面临选择:选择金钱还是选择心安。

        以江松的聪明,从山东人的神色和根生的失态中清楚地明白,他们仨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件事,就是那尊狐尾美女像本来不是黑漆麻圬的,是因为不知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为了什么原因,在美女像的表面涂了一层黑漆,它本来是金的,它根本不是铁像而是金像!

        这尊像是那么的细腻,是那么的精致,绝对不会是铁的。

        而且,他们三人还想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美女像的眼睛是两颗宝石啊!因为,眼睛们闪烁着奇异的光泽。试想,铁像怎么可能配上宝石眼睛呢?那不成了赤脚穿皮鞋,赤膊戴领带了吗?所以,以此推理,此像绝对是金的!

        棋逢敌手3

        早些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哦,人的思维误区啊!因为原先他们都认为美女像是铁的,所以也就把宝石看成了玻璃珠;而现在想到铁像原来是金像,才联想到眼睛是宝石的!

        难怪玛蒂尔德把从伏莱士洁太太那里借来的假钻石项链当成了真的,她想,富有的伏莱士洁太太的项链当然是真的。为了这一想当然,玛蒂尔德过了十年非人的生活。

        江松在心中痛苦地想道:看来我并不比根生和山东人聪明多少,枉我昨晚白坐了一夜,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

        根生在想,幸亏昨晚没有和江松讲好价钱,否则,明明亏大发了还好象是占了便宜似的。哪怕,还是可以要回差价,毕竟不太一样。

        山东人在庆幸:幸亏江老板找我,幸亏胖老板鬼主意多,也幸亏我好奇心重,否则,要亏到姥姥家还带拐弯!

        承认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是一向自视甚高的江松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但是,江松的本事在于,尽管痛苦,但还没有让脑子象浆糊,他还在努力思考。这就是江松的所以为江松。

        江松在想,承认铁像为金像后将会发生什么变故?

        山东人方面:山东人已经意识到他误将金像当作铁像卖,如果因此而要求拿差价,或者取消买卖,有没有这种可能?江松知道,没有。他懂,古玩这一行,买和卖,只要双方一过手,银货两讫,对不起,买方如看走眼了,以为是和田美玉,结果是一石头块块,那就只能当交学费了;同理,如果是卖方误将金块当铜卖了,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根生方面:假如根生说,只是拿来给老朋友观赏一下而不是准备卖给江松的,江松一点辙也没有。因为,江松和根生还没有成交,甚至连价钱都没议过。虽然此像现在江松的抽屉里,但是,所有权仍是属于根生的。

        根生会不会因此而反悔呢?不会!江松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金像之谜 第15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