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英道,“周神仙不会见死不救吧?”
“死?你又何死之有?一个时辰前,你才以百毒砂杀了十几个山匪。你从安丰逃出来,反其道而行,走的是张士诚的地盘,这等大智慧,朱元璋和天魔女都想不到。偶然遇到几个山匪湖匪,你还不能料理么?只是你不能绕圈子去黄山,你可直到雁荡山。”
“晚辈在雁荡山无亲无友,去投靠谁?”
“没出息!你不可以自立门户,把小朱葆养大么?你若真没勇气自立,又何必插手管这件教内几派都要追杀你的事?”
郭玉英豪气顿生,说“有理!晚辈这就去雁荡山。”
“这就对了。我已知会郭山甫提前悄悄去了雁荡山,为你们做些安排。去吧,沿途看见什么,不必多管闲事。这小朱葆与我那徒儿有点姻缘,你日后放在心上,不必作梗。”
“周神仙吩咐,晚辈哪敢不遵?这就告辞。”
郭玉英告辞了周颠后,因这一带战乱太列便改成了白天觅地潜藏,夜晚小心行路,如此行走,虽然较为安全,却又慢了许多。如此行了六七天后,才走到六合附近的爪步山。
她在爪步山东岸临江的一个山洞里藏身下来,要等天黑后再继续东去南下。她从滁河中舀来河水,伴着干粮让小朱葆吃了,哄她睡觉。
小朱葆问:“姑姑!咱们要去哪里?”
郭玉英哄她道:“咱们去大海边上,你妈妈在那里,坐在大船上等你,咱们一定到海上去玩。”
郭玉英一边哄她,一边将手指轻轻点在小朱葆的睡穴上。
小朱葆睡过去后,郭玉英便在洞口盘膝坐下,运气调息。调息了三个多时辰她才收功,坐在洞口喝水吃干粮。
她吃完干粮,正想略微打个盹,突然看见滁河对面有几条人影,沿着河西岸如飞而来,这伙人共有五个,来到爪步山的河对面,碰在一起商议几句,便在一堆乱石之间蹲伏下来,一动也不动。尽管从郭玉英这个半山岩上的山洞口看出去,也看不出河边的石缝中藏得有人。
郭玉英大吃一惊,先怀疑这些人是跟踪自己而来,然后又觉得不像,因为这些人藏对岸的河边,显然是想打劫什么船只。郭玉英这时无法逃走,只好先伏在洞中偷看。等待时机。
不时,上游有一群马队,约三百人左右,沿着河边的官道跑了过来,为首一位军官,跑到那些人藏身之外时,有意无意地大喝道:“小明王龙风皇帝驾到,闲人回避!”一边吆喝一边沿着河边官道跑了过去。
那五个人仍然一动不动地潜伏在水边的石堆中,郭玉英已经明白,这五个人是想行刺小明王韩林儿。
想到这里,郭玉英突然大吃一惊,那一队骑兵,如此吆喝而又不搜索,莫不是在向那几个人报信?那队骑兵明明是朱元璋的部队,这几个刺客又是谁派来的?
不时,三艘先锋船从上游划下来了,船上两边站着弓箭手和火铳队。凡遇岸上有什么隐密之处,这火铳队竟或三或五地对之开枪,打出火药与铁砂。可是,这弓箭手和火铳队经过爪步山下时,对河滩上的乱石堆中,可能藏有刺客毫不怀疑,照直往下游飘了下去。
先锋船飘过不久,一支船队从上游浩荡而来,当船队的第一艘船从拐弯的河道上出现时,那五个藏在河边乱石堆中的人便悄悄地潜下了水,每人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芒苇杆,含在口中,帮助吸气。他们下水后,并不立即潜出,而是在离岸一二丈远的边上呆着,通过节苇杆吸着气,等着船队飘近。
船队飘近了。只见其中一只大船上,站着一个青年人,身穿白袍,负手而立于船头,他的身边,站着一个与他年龄相当的美丽女子,这女子很美,也是身穿白袍,白皙的皮肤犹如玉质,她的名字也就正好是玉妃。她是那年轻男子的妃子,那年轻男子正是白莲教教主,国号宋而年号龙凤的义军王朝的皇帝韩林儿。
“陛下。”玉妃娇笑着说。“陛下,江上夜风很大,还是回船舱去吧。”
韩林儿没有回答,仍然默默地望着滁河的江面及两面的河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