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1 / 4)

+A -A

        刘静学坚定的抬起头来。

        →第034章…吃亏的交换←

        作为曾经的医务工作者,单单从死亡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那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经历过的各种各样的病患,见惯了生死离别的场景,死亡,如果摆脱了它那让人心神不宁的过程,去掉个人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依恋。那么,死亡也就是一个名词,一个代表了一种状态的名词罢了。

        然后就是时间上面的一些限制了。这个在抢救那些有生命危险的病患的时候都已经驾轻就熟了。

        俗话说: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随着电视,电影,等影像技术的普及,人们轻松的坐在家里就可以品尝到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所有人都会为了影视中那个自己喜欢的人物而或欢呼雀跃,或黯然泪下。

        这就是一种情绪的代入,是将心比心的另外一种表现,也是理解万岁的精神基础。

        人最先代入的是自己最关心的东西,这样心有灵犀也就有了解释,相濡以沫也成为了可能。有了恰当的代入,人际关系也就不会象某些情况下表现的那么冷漠,甚至冷酷。

        作为医生,不管喜欢不喜欢,只要接触到了病人,那么代入病人的角色,那就成了必然,代入的越深,对病人的关心就越细,医术也就相应的更加高明——人的心理状态关系着人的健康状态,这个在抗日战争中,在建国战争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爬雪山,过草地,两脚跑过汽车轮子,许许多多的超越人体极限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病人的精神状态好,然后病理状态减轻的病例也比比皆是,同样,精神状态差,病理状态也差的病例也俯拾皆是。

        只是频繁的代入,同时还要保持着一份清醒和理智,对医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就相对的有所提高。心理医生发生心理疾病的机率比一般人大也就是因为他承受的心理压力超过了他的心理承受力造成的。

        在所有的医生的情感代入中,最后的代入,也是最频繁的代入,那就是死亡。

        书本上的知识,让医生能够很轻松的联想到死亡;临床的接触,所有的医生最需要防备的,也是死亡。

        救命,就是让人远离死亡。

        所以,作为医生,最不怕的,就是死亡。

        如同久入兰磬之室不闻其香一样,见惯了死亡,也就漠视了死亡。

        这就是刘静学能够轻松的从自己‘中毒’的打击中快速的恢复过来的原因。

        只是,事情并不象他想的那个样。

        神甫,正在小心翼翼用一个碗接着从蜂房里面挤榨出来的蜂蜜,看他那一脸的压抑的狂喜神色,还有那拿着最最珍贵的瓷器一样的动作,那专注的神情。都说明了一件事——这个蜂蜜是个宝贝。

        看着随手扔在一边的那根晶莹剔透的玉杖,刘静学又知道了:这个蜂蜜在这个神甫的心目中应该比那个玉杖更加值钱。

        这么说,这个蜂蜜应该是无毒的了,看那个神甫的嘴角晶莹的蜂蜜残迹,神甫应该已经品尝过了,有毒的他肯定是不会吃的。这个刘静学可以肯定。那么自己就没有生命的威胁了,自己应该是不会死了!

        看着那个神甫没有注意到自己,喊了几声,神甫也没有答应。刘静学无趣的目光就落在那根晶莹剔透的玉杖上面。

        乖乖,宝贝啊!

        先不要说它能够释放魔法还能够增强魔法的释放(刘静学猜的,要不然,那个神甫干嘛要拿它出来),光看它的卖象,就知道,这是一个宝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倒霉医生在异界 第26章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