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 / 4)

+A -A

        陈定容一愣,然后再一次发出大笑,很久没有这么大笑了,这小子有趣。

        “等你追到再说。”陈定容仿佛一个守财奴的说道。

        “老师,在门口就听到您的爽朗的笑声了,学生可是很久没有听到了。”

        随着话落下,走进来一个仪表堂堂的三十左右的男子,一身简单休闲的打扮,手腕上戴着一块名贵的手表,气质儒雅而具有书生气质。

        “简号,你来了,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救了念竹的年轻人,唐玉。”陈定容为双方介绍道。“唐玉,这是我的三个学生之一简号,他目前在东南文物局工作。”

        “你好。”唐玉站起来,微笑的说道。

        “你救了念竹?真看不出来,年少出英雄啊。”简号打量一下唐玉说道,主要是唐玉的身材看上去有些单薄。

        “很多人都不能看表面的。”唐玉笑着说道。总感觉这个叫简号的有些奇怪,是一种高手的直觉。

        “老师,你们谈什么呢这么开心?”简号笑着问道,主动的帮老师倒茶。

        “唐玉这小子想看我珍藏的古玩,你也知道我这老人家还是有些小气的,自然不能给他看的。”陈定容一点都“害羞”的说道。

        “小唐啊,你要想看到那东西,那可得努力啊,你要成为老师赞誉和欣赏的年轻人。”简号笑着说道,“我在老师身边快十年了就只能见过一次。”

        一个比一个小气啊,连名字都不说出来。给我打哑谜,不是好人。唐玉在心里鄙视两人的行为。

        “唐玉,我看这样,我就送你一件瓷器。”陈定容笑着道,“免得你说我这个老人太过小气了。”

        “哦,那我拭目以待。”唐玉有些期待的说道,这老人送的东西一定不简单。陈定容是东南赫赫有名的收藏家,所收藏的东西肯定是价值的,不知道要送什么呢?

        “老师,我可是有些不平啊,我在老师身边就生r的得到老师送的一件玉器,而且就这一件。”简号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道,“看来小唐比我幸运多了。”

        “我可是把我的经验都传给你了,这就是你一声最大的财富。”陈定容笑着道,“你稍等一会儿。”

        陈定容没进去几分钟就拿着一件制作美的瓷器品出来。

        “这不是清朝的的牛血红六棱贯耳尊?我记得三年前才出土的,那个时候我很想买一件,没想到老师先买下来了。”简号眼眸有着惊喜的神。

        第12章我和你很熟啊

        “先下手为强,我刚好认识那边的人,所以悄悄买下来了。”陈定容很调皮的眨巴眼睛说道。

        这一牛血红六棱贯耳尊,通高46厘米,釉深红泛紫,光泽沉着内敛,六棱规制整,施釉及于底部。

        据文献记载,牛血红的瓷器烧成于清康熙年间,是郎窑的杰出成就之一。溯其渊源,则应上推至明代永乐、宣德朝烧制的“鲜红”和“祭红”,这种技艺由于掌握难度极大,因此自明代中期以后便已失传。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单釉的烧制才取得了重大突破,不仅在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诸品种上品迭现,而且使失传了二百多年的铜红釉恢复了生产。

        这里要提及的是清代康熙后期景德镇官窑的著名督窑官郎廷极,在他任内,景德镇御窑厂仿制明代宣德祭红釉烧制成“郎窑红”瓷器,其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玻璃光泽、红釉鲜艳夺目,鉴赏家认为其“明如镜,其润如玉,其赤如血”。郎窑红瓷器在施釉时釉层是较厚的,但在1200多摄氏度高温还原气氛下,上部釉汁自然流淌,致使整器下部呈较上部明显深重,特别是其口沿部分烧成后釉层很薄呈现胎骨,而流釉被圈足外侧二层台所限不超过底足,因此历来就有“脱品垂足郎不流”的说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超级鉴宝师 第7章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