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公公的后事,已是正月初六。
精神头一向很盛的婆婆一下子老了许多,总是坐在某一处发呆,不说话。送公公去殡仪馆时,她突然说她也要去。亲戚都劝还是算了,年龄这么大,那种场面还是不见为好。
张亦让让静好陪着老妈和女儿在家。
那天,下了很大的雪。婆婆坐在窗前说:“静好,你爸这是怨我呢!他这辈子过得憋屈,他嫌我没啥文化,嫌我不懂他说的那些话,嫌我没有放过他……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男人,我知道我配不上他,可我不松手,他是我儿子姑娘的爹,除了他,谁会真心疼这仨孩子啊?他跟我吵,不跟我说话,我都不计较,夜里我去厕所回来,他躺在我身边,这炕上有个人躺在我身边,就够了……”婆婆的泪像开江的河水。
静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如果自己选择原谅张亦,他们之间会是公婆人生的另一个翻版吗?张亦的心会真的从洛小杉身上抽回来,放在家里吗?若有别的小水葱一样的姑娘出现,张亦的心会再次跑出去吗?
雪越下越厚,大家出去踩出的脚印被雪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就像盖住了生活的某些真相。她不是婆婆,她没办法做到只守着一个身体过完漫长的后半生,她没办法原谅他的背叛。从前,她不原谅父亲,现在,她也不原谅张亦。
送走公公,张家开了个家庭会议。张亦先表态说要带母亲去城里,他说换个环境,会好些。婆婆固执,“老头子的骨灰在这,我哪都不去!到城里住进火柴盒一样的楼里,我也死得快呢!”
大嫂踢了大哥两脚,大哥都没吭声。大嫂只好亲自披挂上阵,她说:“这事随妈的心思。妈爱在哪待着就在哪待着。只是眼瞅着拆迁这事就到门前了,正好你们兄妹三人都在,也合计一下。妈一个人顶门立户挺着一个大房子,也孤得慌,妈,你不介意的话,我们跟你过!”
大嫂的话音刚落,大姐张霞先跳了出来:“大嫂,你账算得太精明了,把妈的房子哄到手,再把妈往出一踹,你家小福子结婚可就有房了!”
大嫂料定张霞会这样说似的,跳脚便骂:“张霞,这是姑娘该说话的地方吗?要争也是我跟静好俩争,你出了门子,没你份!”
张霞冷笑了两声:“到底是头发长见识短,账算得明白,却是法盲!姑娘儿子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继承权,你懂不懂!”
张霞在镇政府门口开了间打字复印社,常以文化人自居。
大嫂瞪着静好,指望她说点啥,却不想婆婆厉声喊了一句:“都给我滚,我还没死呢,我就一个人过!等我死了,两眼一闭,你们爱咋打咋打!”
大哥吼了大嫂一句,大嫂呼天抢地地开始哭。大姐倒是一旁冷笑着。张亦脸色铁青,他说:“你们知道不知道这是个家?钱就那么重要吗?七十岁有个家,八十岁有个妈。妈在,我们还是兄弟姐妹,妈不在了,谁还会大过年的跟你们往一起凑?”
在以往的战争里,张亦都是沉默派。鉴于老三在家里的经济地位,老三发火了,大家还是怕几分的。公公丧事的钱也都是张亦一个人出的。这也让哥姐说不出话来。
钱是好东西,它能让人张嘴说话,也能让人闭口不言。
“我就这一个妈,我今天把话说到这,不论到啥时候,我都会养妈。至于妈这套房子,谁也别惦记,妈活一天,这房子就是妈的。妈不住,空着也得空着。”
大嫂给小福子拉了衣服穿上,喊大哥:“你个死人,这里都没你说话的地方了,还死气白赖地不走?”
大哥一家三口撤退,婆婆开始哭。静好脑瓜仁疼。
好歹又住了一天,初七的下午,张亦一家三口往回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