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夜茶,是指在立春之后第八十八夜采摘的春茶。经过漫漫的八十八夜,最美的春天凝聚在一杯茶里,把最好的时光收藏起来,时时回味。
茶,人在草木间。
古人遣词立意真是精妙生动。
您,你在我心上;愁,离人心上秋;忘,心死了。哀莫大于心死。可是清绘觉得,哀莫大于心不死,那位老先生便是参照,明明已白发苍苍,抬头没有光,得不到,却又不甘去遗忘。
许安靠在楼梯上,也许是因为等了太久,无聊地掰着手指。他居然在创可贴上画了一朵可爱的笑脸。
清绘抱着书走出去,看见他微微抬起头,想说什么,但犹豫了一下,又低下头。
走到楼梯口,终于听见他在身后说:“你的那本《青春的伤口》,可不可以借我看?”
他的声音很小,而且始终没有再抬起头,那紧张的样子,只差没有给清绘立正敬礼了。
清绘停下脚步,折回房间,取下那本《青春的伤口》,和怀里的《茶经》一起抱下楼去。
许安为什么想看这本《青春的伤口》呢,就因为他的手上多了一道伤口吗?
这本书还是清绘读初中的时候,同桌大鱼送给她的庆生礼物,是签名本。大鱼说那天是那个作者第一次签售,可是并没有人要买他的书,或是找他签名。他孤单地坐在空旷的书城大堂,看起来很可怜。
于是大鱼就走过去要了一本,拿给他签名。大鱼的初衷是,也不用排队等待,还能拿到签名书,真好。不过,那本书后来成了大鱼最喜欢的书之一,每次借给别人读,都要用旧月历纸包上书皮,好像别人借去不是读,而是垫桌腿一样。
书的作者在紫色的扉页写着一句话:我们的青春都哪里去了呢?
字写得潦草不堪,是因为紧张,还是故作潇洒,又或是故作潇洒来掩饰紧张?
不过这句话,应该不是写给大鱼的吧,因为那年大鱼才十四岁,有着大把的青春。
大鱼把这本书送给清绘做生日礼物,那年清绘也是十四岁,她的青春才刚刚开始,哪里来的伤口。
现在,清绘十七岁了,她的指尖已经有两道伤口在悄悄萌芽。
清绘躺在床上胡乱地翻看《青春的伤口》,几年前看过,那时候很喜欢,现在看,觉得作者好像有点矫情了。
妹妹侧过来偷看,带着戏谑的口吻一字一顿地读:
我一边吃西瓜,一边想你,吃着吃着,才发现半个西瓜里盛满了泪;
我一边喝酸奶,一边想你,喝着喝着,才发现酸奶怎么是透明的,味道还咸咸的;
我一边吃爆米花,一边想你,吃着吃着,才发现爆米花居然发芽了,原来眼泪的湿润和温度,可以有新的开始……
就是这段话,大鱼曾经抄在笔记上当做箴言。清绘想想,这和林孝珍将顾城的诗抄写在笔记上是一样的心情吧。只是没有人会拿大鱼的箴言当书签,而且,这段话也太长了吧,箴言不是应该言简而意味深长吗?
阿咪很无聊,把书抢过去读。看起来,她好像很喜欢这本书。也难怪,她刚好是清绘当年喜欢这本书的年纪,很容易沉浸在这矫情、细小、又美好的心情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