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1 / 2)

+A -A

        慕煌芄挥?隐性自卑症'的理论来分析他吗?〃

        〃不管凶犯是抱着什么样的欲望去接近死者,人的本能是不会改变的。〃慕剑云回应道,〃对男人来说,谁不希望接触到优秀的美女呢?你们就算是和女人吵架,也会希望对方是美女而不是丑女吧?这就是你们的本能,和行事的目的性毫无关系。〃

        这简直就是无可辩驳的真理。包括罗飞在内,在座的所有男士都禁不住宛尔而笑。

        〃所以说,即使凶犯最初就想要加害死者,他也该有意识地去选择一个和自身条件相当的美女才对,一个美女无疑能让他在犯罪的过程享受到更大的快感。可事实上他却选中了死者这个极为普通的女孩,这说明他在某些方面是缺乏自信的,他认为自己只能操控这种层次较低的女孩,否则他就会失去安全感。〃

        罗飞感觉到慕剑云的话语正在接近某些实质性的内容,便带着极大的兴趣追问道:〃那他的自卑到底是源自于哪个方面呢?〃

        〃凶犯很可能是在一个残缺的家庭中长大,或者在童年的时候遭受过亲人的虐待。这种可能性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百分之九十五?〃罗飞挑了挑眉头,〃这么具体的数字也是通过心理分析得出来的吗?〃

        慕剑云摇摇头:〃当然不是。这个数字来源于犯罪行为学的统计规律。心理学是一门总结性的学科,和先验性的自然科学不同,我们无法建立一个方程式,把各种影响因子作为参数带入进去,然后便可以计算出一个人心理状态……这绝对是行不通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根据一个人现有的状态来推测曾经发生在他身上的经历。而这种推测最可靠的依据便是对以往诸多案例的总结。美国的联邦调查局专门建立了一个下属研究机构,详细记录在全美境内发生过的各种变态杀人事件。研究人员会把这些凶案按照作案手法、作案对象等因素进行分类,然后总结每一类别案件中作案者的共有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外貌、体型、性格、职业、居住环境以及早年经历等等。而统计显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变态杀人者都层遭受过一个不堪回首的童年。正是这些早年的经历在他们心中刻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痕,并最终酿成一种极为扭曲的性格。〃

        罗飞凝神听完,他想了一会,又沉吟着说道:〃那百分之九十五,实际上是对所有变态杀人事件的统计吧?你刚才说还有分门别类的研究,那么对这种残害尸体的行为,美国人有没有做出什么具体的研究结论呢?〃

        〃有!〃慕剑云的一个字立刻让众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然后她详解道,〃美国俄亥俄州在一九八九年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件。凶犯也是杀死了一名女被害人,然后将死者的尸体分割,并且不厌其烦地将尸块切成了零碎的肉片。后来的研究证实,凶犯因为在幼年时期遭受了继父的同性性侵害,造成了他成年之后的心理性性功能障碍。所以他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得到性满足,而他在对被害人尸体进行残害的时候,压抑的欲望却能够得以宣泄。〃

        罗飞等人仿佛是在聆听一堂犯罪心理学的讲座,全都有一种眼界大开的酣畅感觉。尹剑更是忙不及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了:

        〃4、'隐性自卑症'患者,童年不幸,成年后有心理性性功能障碍。〃

        罗飞等尹剑写完之后,把笔记本拿起过目了一遍,然后又递给慕剑云:〃你看看,到目前为止记得是否准确,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慕剑云略略地扫了一眼,指着第二条说道:〃关于年龄可以写得再准确一点……三十岁左右。〃

        〃哦?〃罗飞显出些不解的样子,先前慕剑云分析的时候只说了凶犯的年龄应当在二十八岁以上,并没有这么准确的界定。

        〃这也是统计学上的数据。〃慕剑云解释道,〃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变态杀人者第一次作案的时间都是在三十岁左右。究其原因,应该是和人类的心智发育阶段有关,这些变态杀人者的心理疾病往往会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所以他们第一次爆发做案也会在这个时间段。〃

        〃嗯。〃罗飞把笔记本接过来重新放在尹剑面前,〃你把年龄改一改吧。顺便加上第五条特征:本市户口。〃

        〃为什么?〃黄杰远诧异地问道。当初他曾经把外来流动人员作为重点的排查对象,而罗飞现在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外来人口,如果要一个人独居的话,通常会选择租房。而当年案发之后,你们应该把市内所有的外来租户都筛了个遍吧?没能筛到这个人的踪迹,说明他是个土生土长,很容易蒙混隐藏的本地人。〃

        罗飞阐述完自己的观点,却见慕剑云似在微微摇头。他便主动询问:〃慕老师,你觉得不对吗?〃

        慕剑云直言不讳地答道:〃这里面有点问题……如果凶犯是本地人,自然有利于他应付警方展开的大排查。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他以往的前科很可能会被周围的邻居们揭发出来。〃

        〃前科?你怎么知道他一定会有前科?〃

        〃任何心理上的疾病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间突然形成的。一一二血案中的凶犯最终发展到杀人碎尸的阶段,在前期一定会呈现出种种铺垫。比如说攻击倾向、偷窥行为、或者是残害小动物等等……联邦调查局的统计案例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个论点。凶犯会在公众面前伪装成温和善良的模样,但他的那些小恶行却很难瞒过身边的亲戚邻里。所以如果他是本地人的话,在警方当年的大排查中,应该会有人将他以前的异常行为反馈上来才对。〃

        罗飞默然点点头。确实,任何极端的性格都是循序渐进酿成的,一个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征兆地变成一个变态杀手。但是警方却没有排查出此人的前科,难道他真的不是本地人吗?

        罗飞一时无法决断,于是吩咐尹剑:〃本市户口这一条,暂时先不要写了。〃

        〃其实查不到前科到不是最关键的。〃慕剑云此刻又皱起眉头说道,〃我最担心的是:那个凶手作案之后就离开了省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黄杰远苦笑了一声。慕剑云所言也正是他的一块心病:如果凶手真的是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行凶后便已离开省城。那他多年来的努力其实都是在白费功夫罢了。

        罗飞沉住气追问:〃你说他已经离开,有什么判断依据吗?〃

        〃依据就是:从当年一一二案发直到现在,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在省城再也没有第二起类似的血案发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死亡通知单 第二部 第85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