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来丽都的毕业画作的主题已经确定好了,就叫“一个学者和他的古城”。
她想以此画作作为四年大学生活的终结。
杭思芸没有给楚天舒打电话,她也想让自己的沉淀一下,也许,一切都是浮光掠影,没有几天就会平静如常。
她就这样背着画夹在古城不规则的格局里徜徉着,她还想起了远在杭州的父母,再过一些日子,她就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成果表达女儿的孝敬之心了。
傍晚的时候,她又回到了旅店。
一天的闲逛,没有减却她对楚天舒的思念,而她自己却显得更加落寞。
她有些埋怨楚天舒了,都一天了竟一个电话也没有,难道他不在意自己吗?
杭思芸陷入了痛苦的思考之中。
第八章潜藏的爱
自从认识杭思芸,楚天舒对这个比自己小十五六多岁的姑娘产生了好感。
可他不敢向杭思芸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岁数相差的太悬殊了。
他在丽都乃至全国的社会科学界都小有名气,他很注意个人的修养和形象。和一个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女孩交往他连想都不敢想。
可是感情和理性真的是两回事。
杭思芸微笑的样子,苗条的身影总是在他的眼前出现,他怀疑自己,都已经不是谈恋爱的年龄了,怎么心里还有那样的浪漫和憧憬呢?
好几次,他都想给杭思芸打手机,号已经拨了出去,还是狠心地随即关掉了。
他想,还是让爱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就像徐志摩笔下的“康桥”不带走一丝云彩,那才是爱的唯美境界。
他想刻意淡化心中的眷恋,把这种情结归于非健康的范畴。
一天闭门思过,一天斩断情丝。
当生命的真实情感被压抑之后,他的灵魂变得苍白了。
他知道,也许他的爱至此真的画上了一个句号。
他阿般的以为自己真的挣脱了情网,回到了波澜不惊的学者生活。
晚上,楚天舒给自己的女儿和儿子分别挂了电话,他们现在都在嘉兴读书。自己妻子病故以后,他们就被自己的爷爷接到老家去了。
打完电话,楚天舒就到书房里去看书。
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界的知名学者,他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李大钊的那句千古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就是他的座右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