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2 / 3)

+A -A

        “养猪?养多少,怎么养?”朱宝琴对于这个项目要比什么电子产品有把握的多。

        “我们家不是还有那些猪崽吗?”

        “你是说那些?”朱家的猪崽由于年前是时候太忙,满月之后,朱春来说等长大一点卖也行,可以卖个好价钱,所以就一直养了下来。

        “十几头呢!”是啊,加上原来的有十四头了。

        “先在我家房后盖一个简单的猪圈吧!等天暖了,也就行了,如果长得好,过五月节的时候就可以卖了。”

        “往哪儿卖啊?”销路才是主要问题,所以朱宝琴不太确信的问。

        “往县里或者是市里,到过节的时候,猪肉的价格都会上涨,光靠畜牧站的那几头猪够干啥用的,虽然现在还要粮票啥的,可是有些农贸市场里根本就不要这些,价钱比卖到屠宰场的价钱还好。”

        “能行吗?那咱们能挣多少钱?”这个才是让人最关心的。

        “顺利的话,大概能挣两三千块吧!”

        “啥?才一千?”

        “姐,咱种一年的地才挣多少啊?你还嫌少啊!还有,爸妈也不能白让咱们使唤吧,你总得算一股吧,再加上饲料、打针,要是有病死什么的损失都得考虑好了。”钟玲觉得女人在地里的活儿不多,搞点副业也是可行的,再说什么事都得一点一点的来。

        “行,算爸妈一份,我们得和爸妈商量一下才行,不知道能不能答应,我看爸那里比较悬,”养一头和十几头可不一样,要人要钱,还有损失的起,可以说这是有风险的,至少和种地比起来是这样。

        “所以才要姐你出马才行,你先去找妈说,把妈说通了,爸那里也就好办了。”钟玲也想自己说,可是想想还是觉得姐姐出面更好。做人家儿媳妇的有很多的不得已。

        第二天,朱春来将钟玲和朱宝琴夫妇都叫到一起,商量养猪的事,“琴子和我说了养猪的事,只是,小玲,你有把握吗?这么多要是卖不掉怎么办?”

        “卖的事我不担心,只是饲料和防疫的事情却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饲料?还有防疫?”显然朱春来对于现代化的养殖还不存在概念。

        “养这么多的猪,防疫是很重要的,如果可以在乡里或者县里请人照看一下才行。至于饲料,我们喂粮食的话成本太高,而且也不能保证猪可以在端午节上市,所以必须买饲料,这东西县里应该有,如果没有,市里也会有的。”朱春来听钟玲说的办法似乎可行,再加上是自己家的猪崽,即使有什么闪失,损失也不大。

        “那……丁荣,你明天去乡里看看,听说畜牧站来了个大学生,饲料的事就让小玲到县里问吧!猪圈的事也要赶快进行,眼看就要装不下了。”朱春来分配好任务,和老伴互看了一眼,似乎也是拼一拼的想法。钟玲、朱宝琴夫妇和朱春来老两口都出了两千块,但是由于自己还要上学,具体的细则还是交给了丁荣和朱春来。

        到了晚上,钟玲在房间里给丈夫写信,先是说了家里和自己的情况,也提了一下林美和自己在一个学校学习,当然又鼓励了一下丈夫,告诉他朋友才是真正的财富,市侩一点说,也就是让丈夫多多的积攒一下人脉,这样的话只能点到为止,否则会适得其反。

        钟玲很赞同丈夫关于追求利益的看法是非常赞同的,也许是曾经走的路多了,功利心不那么重了,一切只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的美满也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朱宝刚对自己说这样的话,说明他看的很透,看的很远,真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几十年之后才懂这些。在回信中,她也和丈夫说了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养猪的事,最重要的是,钟玲对朱宝刚说,朱春来老两口是希望儿子来养老的,也不会愿意离开故土,生活习惯也未必和朱宝刚所在部队的地方一样,所以随军的事还要做好万全准备,一是生活上,一大家子过去只靠一个人挣钱会很难过,另一方面,怎样说服老两口,钟玲还在信中说了,她非常想念自己的丈夫,还写了那首《我侬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小媳妇 第11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