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2 / 3)

+A -A

        往后几天的复习,我都是在“不能在李盈盈面前/背后(李盈盈还未决定做我前面还是后面)丢人”这样一种信念下,刻苦复习的。

        走过青春,路过大学(22)

        四正文(三)@贰壹

        &>
人总致力于节约时间,继而用无聊来打发——他们在考试前几天就充分做好了作弊的准备,然后就无聊,发闷的厉害,只好到走廊鼓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或者躲宿舍打牌。

        考试的时间安排是隔两天考一科,所以第一次感到考试不紧张。

        《初级会计学》是开卷考,答案都在课本上,所以一点难度也没有,叫小学生来也是游刃有余——找答案谁都会。这样的考试简直对我们智商的侮辱,考完那场试,感觉自己受了莫大的耻辱。接下来的《高等数学》就不简单了。我是站在其他人的立场上看的。我的数学一向是我值得炫耀的资本,这高等数学也不见得有什么高难度的,很多知识只是高中数学的延伸,对于一个数学好手,顺藤摸瓜那是得心应手的事,所以考数学时别人满面愁容,我满面春风,脸上荡漾着春风的还有坐我前面的何子辉同学、坐我后面的李盈盈同学、左我左边的胖子同学、左我右边的陈少国同学。考试《高等数学》的时候,我就是这样被他们四面包围着的——抗日的时候他们没出世真是可惜了,围歼日本鬼子派他们“四人帮”就足够了。

        最后一科是考《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那天,大家都提前到了考场,这个提前是在本来就提前的前提下又提前了半个来钟头。这科太重要了,而又是大家又学得最不好的一科,所以大家都提前到考场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为考试做更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考试作弊万无一失。虽然《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概论》这科的知识我们高中政治课也有学习过,但高中的政治课只是讲些概括,而大学里的这本书是把那些东西细分了,而且细分得厉害,所以我们头疼的厉害。

        提及到这个“###”我不由地想起高中的政治老师授于我们一个考试的诀窍,他说,高考的时候,那些论述题的答案都少不了这个“###”的,那题目不管你看明白没,“###”写上去总不会有错的,谁也不敢对“###”打红叉的,写上去保证能得分的。我们那政治老师是个老头子,所以比较罗嗦,其实他的话的意思就是,“###”就是得分利器,背了“###”比自己的舅舅当批卷老师还管用。

        还有跟这一样管用的,那就是作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背诵的人就背起来,喜欢作弊的就作弊。记忆力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大逐渐下降,经验是随着人的经历的增多日趋丰富。所以,大家趋利避害几乎都是选择作弊这一老本行。不过,这有个弊端就是,老师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以前也是作弊高手,反作弊经验老到的很。把答案抄在桌面上,这是常用的一种作弊手段,常用的危险性就大,可以说这招已经土了,现在的老师监考都会查看桌面的,发现就当作弊的。最近流行把答案抄于地板上,这个有个局限,它只适用于视力良好的同学,近视的同学只能仰天长叹,后悔自己以前没听老师的教诲要好好保护眼睛。

        在此,我也奉劝学弟们、学妹们,老师的话还是要或多或少地听一点的。

        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百分七八十都是近视的,一直以来我都不相信这些不完全统计之类的统计,因为它是不完全的统计,这就告诉了我们这些数据的不科学性与不准确性。有的统计都借这个事实,在没有统计过的情况下,就捏造出一堆数据来,到时有人考证,他就冠冕堂皇地说,不完全嘛,难免有出入的。这是可耻的。不知道“大学生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近视”这一不完全统计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我们学校没那么多近视,我们班更是没有那么多。所以,我们班几乎都可以跟随潮流作起先锋的弊。

        那天,我很快考完——因为我是抄自己脑子里的,所以比他们抄地板上的快多了,我交卷的时候是踮着脚尖走到讲台的,因为地板上密密麻麻都是答案,我不得不小心,像在走满是地雷的危险地带,走那十米左右的路感觉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还久。

        大学之前的读书是这样的:学习→复习→考试,大学呢,可以说只剩考试了。

        这是我读了一学期大学的读后感。

        走过青春,路过大学(23)

        四正文(三)@贰贰

        &>
考试完的那个晚上,我给小晴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她我第二天就要家——闭校式在第三科考试时就举行了,本来考完就可以回家的,但因为我们宿舍说好了考完那个晚上出去聚餐下,所以只能第二天才回去。

        出去聚餐主要还是为了喝酒,我不会喝酒就被派遣干起了斟酒的行当。我有苦说不出啊,他们花钱喝酒天经地义,我花钱斟酒我这不是活受罪。为了不亏本太多,我多多少少还是会喝一些的——从大学走出去,我从不会喝酒变成会喝酒多多少少是因为有这样一个想法的缘故。不过更多缘故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

        那天晚上大家都很开心,因为明天就放假了,做学生最高兴的就是放假,这充分说明了大家讨厌读书,而且是非常的讨厌,相当的讨厌。以前,上学每天都得刻苦地读书,放假高兴是因为可以放松下;上大学可以说每天就几节课,再加上经常逃课,每天都像是假日一样,放假高兴并不是因为可以放松了,而是因为可以放心地无聊了,不用有心理负担地无聊。

        大学一学期下来,我也逃过不少课,每次逃课的时候想到爸爸妈妈我就会内疚,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这样,但看到同学们逃课,我也就想逃,我无法抑制住这个欲望。我开始随波逐流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大学几乎每个人都会逃课,包括我们的团支书、班长、学习委员无一例外,与我们不同的是,旷课好像是他们的权利,旷课很少被记上去,因为点名表都在他们一群###手里转悠。对于无权的我们,只好走平民路线,我们观察老师习惯,总结点名规律,也很少被点到名。当然,总结出来的点名规律就似女生月经的规律,有时候难免出问题的,这个难免换来的另外一个难免是——被点名。经常的,我们会互相攀比谁逃的课多而被点名得少,甚至我们会为表现自己而翘一些每节必点的课,这被我们男生列入衡量男子汉气概的条件之一。

        我没那气概,所以经常被他们嘲笑,我只好用好汉不吃眼前亏来慰籍自己。

        回家,我和小晴去科山公园玩,漫步到百狮园,我跟她说起这事,她只是傻笑,笑得不行,她爬上了一只狮子,坐于背上,继续傻笑,一个电话来了,她也是傻笑着接起,我无奈地看着夕阳。自然而然地我想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诗句,我突然感触——青春无限好,只是进大学。

        “阳!”我正佩服自己的才情,小晴突然叫我,我转过身来,用我会说话的嘴巴(我眼睛不会说话)问她:“什么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走过青春,路过大学 第10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