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2 / 4)

+A -A

        事实上林安的实验室还真不小,撇去大楼里的俱乐部,科研小组有四个,再加上后续招收的研究员,起码有三、四十个人。

        各项待遇也是在中海大学附属实验室中出了名的,所以一听到林安那里招负责人就动了心。

        要说实验室里那么多人,也不可能完全松懈,还有一些人对饕餮一号的前景是抱有期待的。

        孔飞在上任后整理实验室里,各个科研小组的提交的科研成果,然后汇集成资料提供给老板林安。

        “难不成真有什么新的突破了?”林安心里泛起了嘀咕。

        当下也不怠慢,和正在游戏室里奋战的王海齐言等人,说了声然后下了楼,开上了停在停车场的兰博基尼,飞速向中海大学驶去。

        “老板。”孔飞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朝着林安点点头打招呼。

        尽管他已经有了七、八年的管理经验,但拥有教授头衔的他,在面对林安时还是保持着一定的矜持。

        对于孔飞的表现林安还是很满意的,毕竟管着实验室里的一大帮高学历的研究员,负责人要是太过谄媚反倒不合适。

        林安结果孔飞递过来的文件夹,资料并不多只有几张。上面的内容都是孔飞重新进行整理修订过了,力求这些成果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其实孔飞大可不必这样做,纯以能力来说,林安一手包办了饕餮一号的研发,对于相关的技术资料读起来并不吃力。

        不过这也是孔飞的一片心意,能做出这样贴心的举动,说明他也并不是一味端着教授的架子。

        第六十一章雾霾的解决办法

        “工业气体排放,汽车尾气,雾霾,雾霾??”林安立即瞪大了往下看。

        要知道从今年1月份来,弥漫在各大城市上空的雾霾,让华国耀眼的经济成果上披上了一层灰色的薄纱。

        甚至间接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此事广泛争论,究竟是要碧水蓝天还是要经济腾飞。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华国都成了反面教材。

        众所周知,形成雾霾的原因有那么几点,首先是使用柴油的运输卡车,大型公交等车等,第二各类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气体的排放,比如冶金、机电制造等等。

        事实上只要是工业化城市就避免不了这一问题,华国也是近年大力发展工业,才集中爆发出来,至于欧美等国早在八十年代就出现了。

        那个提供报告的三号实验小组,正是围绕饕餮一号那强大甚至是变态的污染吞噬能力,来应对雾霾这样复杂的天气环境。

        经过试验发现,小组自己试做的清洁剂里混合了1毫升左右的饕餮一号后,每200毫升的清洁剂可以清理100立方左右的雾霾气体。

        这些试验数据限于场地的原因,并不能得到准确的数字,不过预计清理面积可以更大。

        现在这个三号实验小组,还在对饕餮一号的深化利用进行科研公关。

        报告只有那么几张纸,不过带来的消息却是让林安喜上眉梢,新的业务来了。

        虽说清理雾霾和现在公司的清理河道污染的业务大致相同,不过能多一项收入也是非常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污染处理砖家 第36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