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2 / 3)

+A -A

        待到寒筝一行人在殷红杏的带领下先行离开后,莫浮云也慢吞吞的回到了自己房间,殷燕燕一脸兴奋的闯进门来,却见到莫浮云一脸惨白的憔悴样子,奇道:“你受伤了?”

        莫浮云点了点头,说道:“伤是有伤,不过丝毫不妨碍出游。”

        殷燕燕撇了撇嘴道:“看来楚方玉的魅力还真是大,连莫少门主都情不自禁,带伤前去,说不定会传为一场佳话。”

        莫浮云一脸正色道:“莫某并无非份之想。”

        殷燕燕说道:“好拉,看把你急得,走吧。”

        莫浮云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又觉得胸口有些疼,李沉夕连忙上去扶住,莫浮云笑着一摆右手,道了声谢,说:“我没问题。”说完,跟着殷燕燕出门而去。

        李沉夕凝视着莫浮云的背影,心里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昔日思念的那个小女孩,真的就是眼前这个男子,而遭受到最好朋友的背叛后,李沉夕更是不自觉的在莫浮云的身上多投注了一份感情,无论如何,莫浮云都是他心目中愿意去亲近,愿意做为最好朋友的人,莫浮云虽不知道李沉夕对自己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不过和他也是相谈甚欢的君子之交,堪称好友了。

        汉水一脉有一座江城,依山而建,与水为邻,在汉水流域里虽算不上什么繁荣之地,却是一个人杰地灵之所,因其僻静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久而便成了文人墨客的相约之所,昔日浙西四贤会聚金陵,论诗谈文,而楚方玉一本《荆楚会咏》引得众人侧目,于是便有了江南才女之称,殷燕燕便说这本书便是楚方玉在江城所做。

        殷燕燕竟会知道如此隐秘之事,莫浮云不由有些吃惊,心下怀疑她会不会是楚方玉的闺中秘友,如此一文一武,倒也不失为良伴。想归想,莫浮云最终没有问出口。

        第七十二章画鉴

        来到江城,这里显得出奇的宁静,连人走路都带着慢悠悠的样子,天下大乱,欲得江山者,谋士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看朱元璋立下罪己碑,学刘玄德三顾茅庐便知道文人的重要,任何一方势力绝对不会也不敢拿文人开刀,于是这江城便有了一番特别的地位,围绕着它的各个势力自然不肯向对方妥协,于是江城便成为了一水连天所辖的城市,以江湖之风来管理城市,而其中的微妙关系,自然是当局者清。

        殷燕燕一上岸,城门口守门的帮中弟子便忙过来行礼,这位大小姐在江城之中,自然也有一番地位可言了。

        一进城门,殷燕燕煞有介事的说道:“楚方玉就在城中。”

        莫浮云正奇怪着,这事情,她不是早说过吗?

        接着殷燕燕奸诈的一笑道:“不过,至于她在城中哪里,还是留给你们去找吧。”说完,飞也似的带着丫鬟跑开来。

        二人应变不及,眼睁睁的看着殷燕燕闪入人群中,更何况,二人对此地地形不熟,加上莫浮云有伤在身,自是无法跟去。

        莫浮云苦笑一下道:“看来我们是太轻信于她了。”

        李沉夕干笑道:“莫非我们要在这里听一天的说书不成?”

        莫浮云说道:“既然都来了,便找找好了。”

        李沉夕摸摸头道:“我对这些诗词可是一点都不懂,真要和那些文人打交道,还是你来好了。”李沉夕一心练武,对诗词之学自是不甚感兴趣。

        莫浮云苦笑一下道:“李兄有所不知,对诗词我也是半路出家。”莫浮云自幼学习养竹之术,临到上年成为少门主之后,才在聂纪雨的安排下对诗词有所学习,然而莫浮云对美诗美文也仅限于欣赏,所以自称半路出家。

        李沉夕呆一呆道:“这下可如何是好,能知道楚方玉所在的必是些文人墨客,莫非我们便这样直直的上去询问不成?”

        莫浮云说道:“既来之,则安之,纵然寻不着楚方玉,到处走走也好。”

        二人于是在街中闲逛,二人都未曾在城市中呆过,纵然是一座小城,对他们而言都充满了新奇,另一方面,二人则是希冀遇到寒筝一行人,只是,他们不知道寒筝他们却在江城外十里的另一座城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罪拥天下 第64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