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既然有思想准备,那就上吧!”李林笑着说到。
这时那服务生也说到:“刘先生可是我们这儿的常客哟,他用得着吗?”
听服务生这么一说,他们三个也都没有别的意见了,于是就开始了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是麻将牌的一种打法,在两家没有和牌的情况下要摸到最后一张,什么金黄色勾吊,海底捞,大对子,清一色,混一色,杠上花,杠上炮,方法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下载
他们从晚上七点四十分开始,一直战到了近十二点,这时刘三的手气不错,还赢了一万一千五百元,他高兴极了,在这一局终结的时候,服务生送来了夜宵,他们吃后准备进行第二局。白天和午夜前的每一局都是四个小时,午夜后的那一局就可以延续到上午八点钟。
刘三他们的第二局也就是说将从午夜一直玩到早上八点,也就是说是八个小时,那三个是长期打大麻将的人,他们在第一局以三归一输给了刘三,但他们并没有感到烦燥和不安,在他们心目中打一百元的血战,输赢一万把都是很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开始了,刘三赢了,但他那高兴劲也给他带来了一丝的骄傲和放荡不安。
他们一直玩到午夜两点的时候,刘三的手气好像是“人行背时运,瞌睡来当顿”(这是一知方言,意思是说人运气差的时候,什么了顾不了,说只晓得睡觉),他在那儿是双眼皮打架,有点心不在焉了,他强迫自己喝了几口浓茶,虽有所好转,但他还是弱不禁风似的,在四点时就把赢来的全部输掉了,四点,正好是他们的一局,如果他要离去,还是可以的,但他觉得坐在他硕前的都是领导和兄弟伙,他没有面子离他们而去的,也就是说他不管怎么样,都要忍着把这八小时打满,不然他怕自己被别人看不起的。
他自己的钱开始退出了,直到五点的时候,他身上的两万元就输了个精光,于是他找来服务生,问服务生一些水钱的条件,服务生告诉他说:“如果是现在借,在今天赢了还就不要利息了,只收一百元的服务费,如果是以后还,一天是一成的利息。”
刘三一听,心想我要是今天赢回来了,不就是一百元的服务费吗?有了这个钱我的本钱才会回来的,否则就真是血本无归了。于是他开口到:“那你给我拿两万来。”
这时旁边的三个人都劝着说到:“刘三,要不得,真的要不得的,千沾万带一不能沾毒,二不能借水呀。”
刘三输红了眼,那里还听得进去哟,他瞪着红红的眼睛,说到:“输家莫开口,赢家就别走。”
“刘三,真的要不得,身上的钱没有了就别再打了,知道不?”这时李林有点生气地说到。
“少管,你赢了就想走呀,李书记。”刘三红着眼吼着说到。
“你这人怎么这么想呢,我们几个都是为了你好哟。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好了,好了,我不说了。”李林说完后就不再说话了,自己在牌桌站着,准备离开了,他是想就此让刘三罢休,不再借水钱了。
这时的刘三,哪里还听得进去哟,他早把李林的一片好心当驴肝肺了,见李林要走,就一伸手把李林拦着,阴阳怪气地说到:“你想走,李书记,你太不够歌们了吧。”
刘三这么一说,让李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他索性不走了,就坐了下来,他想,你刘三既然不听劝,那我还劝你干什么呢?牛教三道晓得转沟,何况你刘三是人呢。我干嘛与你刘三结怨结仇呢。
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开始了血战到底,刘三的两万经不住牌的诱惑,在一个小时内又两手空空了,这时他又把服务生喊了过来,说再给他拿两万来,其它他们已经查实了,他刘三的家产还有十来万呢,借他七八万都可以的。但这时吴化中和包时志都劝刘三,别再措了,那样会玩出火的,这时刘三那里还听得进去哟,他一年的工资收入就两万元,还要算一些不能见阳光的收入。他回答说没事的,你们怕我没钱是不,我这几年还是挣了一些钱的,其实他们三个都知道,刘三这几年当站长,卖种子、卖肥料、卖农药,名义上是公家在卖,实际上都进了私人的腰包了。所以现在风华县的农技站长没有几个没修高楼大厦的,他们基本上都挣了个十万、二十万的,刘三当然也不例外。
他们劝几个没劝住刘三,刘三又借了两万,没一玩几下,又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他看看时间已经六点半了,就又借了一万,好籁才挨到了八点,八点钟时,茶厅的电铃响了,意味着这一天的延续应该结束了,刘三没有觉得自己输了那么多后悔,两手有些羞愧地拍拍衣服口袋,招呼也不打一个,就一个人先走了。
他走后,后面的三个人还在担心他怎么来应付这帮人,他们知道这帮人心狠手辣的。他们心里都有点不忍地结伴离开了青林大酒店。
第四章六亲不认
刘三赌气离开青林城就回清水乡了,他心里有些不舒服了,因为他在借水钱的契约上明明写着五天后还钱,这五天后就要还七万五,如果今天去还,就只还五万零一百,他想着,连班也不上了,就回家后就“收肠刮肚”地寻找他爱人放的存折,他爱人是一个生意人,就在今天早上,她带着所有存折换成的现金去省城进货了,而且在这个时候,他刘三家只有座机,还有砖头式那种大哥大了。
刘三在家没有找到存折,按以往的经验,他老婆到省城进货至少也要耽搁一周的,她经营的东西多且杂,虽然说很赚钱,但在进货的时候特别费心的,他刘三现在有十几万的房产,是新修的三楼一底的四间砖混房,自己不仅修了四个门面,还在街上买了两个门面,有个女儿在读大三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