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2 / 3)

+A -A

        丁能通陪市政协主席张宏昌在北京花园被各媒体记者灌了一肚子酒,才醉醺醺地开车回到办事处。

        张宏昌这次到北京,召集媒体记者搞东州市国际秧歌节新闻发布会是受市委书记王元章的委托。

        关于国际秧歌节,肖鸿林一直很有看法,东州市是老工业基地,工业文化底蕴深厚,最能代表东州的就是工业文化。秧歌本身是农民田间地头的产物,档次低,代表农业文化还可以,但代表不了工业文化,更代表不了东州文化,何况秧歌本身就不是国际化的产物,叫国际秧歌节,本身就不伦不类。

        但是,国际秧歌节是王元章就任市长时的产物,他现在又是东州市市委书记,肖鸿林尽管有抵触情绪,也不好取缔。其实,肖鸿林代表了多数东州人的看法。因为这件事,王元章与肖鸿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微妙,微妙得王元章不得不亲自委托市政协主席张宏昌代表市委市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张宏昌毕竟是王元章的老部下,一直站在王元章一边。

        国际秧歌节在东州市虽然非议颇多,但是市委书记王元章在老百姓中却是德高望重的,王元章最有影响的施政措施是刚上任市委书记时,就设立了“市委书记热线”,电话号码是45,专线设在市委办公厅,平时十几个工作人员接,但每周王元章都要定时接几次,就因为这条热线,拉近了党和老百姓的距离,老百姓中流传着王元章许多感人的故事。最有意思的是,王元章有许多开出租车的朋友,这些人都是他打车认识的,王元章经常打出租车检查东州市交通状况,出租车司机最了解哪条路堵车,哪条路况不好。肖鸿林对王元章干政经常不满,私下里常说,王元章最大的本事就是作秀。两个人不仅政见不同,在用人的问题上也时常意见相左,党政一把手不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张宏昌下榻在保利大厦附近的北京花园,这是丁能通一直盯在眼里的一块肥肉,因为这家五星级酒店坐落在繁华区,毗邻中央商务圈,距机场不过半小时的车程,如果把北京花园搞成东州市驻京办事处,自己在北京建个东州驻京恭王府的梦想就基本实现了。

        借着夜幕下的霓虹灯,丁能通仔细地看了一眼这座中西合璧的高大建筑,狠狠地踩了一脚油门,奔驰车呼啸着消失在夜幕中。

        早晨八点钟,驻京办大院的高大杨树上,喜鹊呱呱叫着,丁能通还沉睡在梦乡中,床头柜上的电话响了,丁能通任由电话响个不停,就是不接。突然手机也响了,他心里嘀咕着:“会是谁呢?这么讨厌,连个觉也不让人睡好!”

        丁能通懒洋洋地伸手从床头上拿起手机,睡眼惺忪地问:“哪位?”

        “丁大哥,打扰你的美梦了吧?”

        “噢,是卫国呀,有什么吩咐?”

        郑卫国接的丁能通,是肖鸿林的现任秘书。如果说肖鸿林是师傅,那么丁能通就是大师兄,由于有这层特殊的关系,郑卫国对丁能通特别地尊敬。

        “丁大哥,老板中午的飞机,你做好接待准备,我看就住昆仑吧。”

        “卫国,这么重要的事昨天为什么不通知我?”丁能通一骨碌爬起来厉声问道。

        “老板今天早晨临时决定的。”

        “老板说来京办什么事了吗?”

        “老板说到京见面谈。”

        丁能通赶紧起床洗漱,然后去食堂吃早饭。在食堂,丁能通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机叫来接待处处长黄梦然。

        “梦然,你赶紧去机场安排一下,老板中午到,顺便在昆仑饭店订个豪华套,记住,不要透露老板的住处。”

        “头儿,派司机吗?”

        “不派,你亲自当司机。”

        黄梦然匆匆走了,这时,驻京办酒店经理白丽娜风摆荷塘般扭了过来。这是个既漂亮又娇媚的女人,光婚就离了两次,但办事能力却很强,干练得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驻京办主任 第4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