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很辛苦,她也要想办法替他减轻负担。但,只有等他真的能有钱到市区里买下上百万的房子了,他才有可能被自家的父母所接受。
在此之前,自己必须先努力一把。
只是,她运气不好,第一个月亏了,第二个月还亏,第三月更亏。
虽然,她知道,总要有个过渡时期,但是,她不想等太久,最后,她一口气进了最新款的衣服,想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扭亏为盈。只是,这最新款的衣服,网上有人用了低上一半的价钱,红红火火地卖起来了。
这第四个月,她亏到要吐血了。
这店,没办法开下去了。
这时候,那个很和气的男人,替她分担了一部分的资金压力。虽然不多,但,至少,让她不至于被债主们堵门口。
她的艰辛,她没有告诉千里之外的那个人。因为,她知道,对方更辛苦。
在亲自体验过创业的艰辛之后,她更加不愿去增加那个人的负担。
甚至,她要更加努力,来帮那人减轻负担。
她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民间担保机构,也即俗称的高利贷者。这一次,她还是赌输了。
就连那人第二次、第三次寄过来的钱,都赔进去了,还不够。
又一次,她被迫接受了另一个男人的援助之手。
他是很好的朋友,愿意倾听一个任性的女孩在遭受巨大打击之后的胡言乱语,愿意陪她去自己不喜欢呆的充满酒精充满烟味的地方,在吵杂的环境中试图安静掉她的心。
渐渐地,距离产生了裂缝。那边的男人,渐渐地减少了联系的时间和次数,她也一样。开始是觉得没脸去面对他,然后,开始借着距离的缓冲,来逃避掉心中的失落感。
这时,另一个人的日夜陪伴,越来越重要,等到两年前的那个要她继续等待的电话来了,她开始改变了立场。她不想等了,她已经等腻了。但她说不出口,说“我不想等”,她只记得,自己当时是很坚定地说了“我等你”。
谎言。无奈的谎言。
她没有继续等待。她投入了另一个人的怀抱,一个可以日夜陪伴着她、等了她无数个日夜的人的怀抱。
她不想等,她甚至不想让那人等她。
但,她说不出口。她也不敢告诉那个已经等了她好久的人,说:“那个人还在等我。”
不过,等了她很久的人,见了她的投怀送抱,就很自然地认为,她不想等了那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