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每期5000份计算的话,每期的费用就有3900元。”
李斌微微笑了笑,说道: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不应该是这个费用增加多少,而应该是这个钱花的值不值。首先我们的员工就不会这样辛苦的去发放广告了,单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钱就已经花得值了。更何况,这样做比人工发放还有莫大的好处。”
“还有莫大的好处?”刘金萍有些疑惑。
“对,金萍,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好处?”李斌的这问题可就带了一丝考校的意味了。
这个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可不是扮扮小女孩就可以糊弄过去的。面前的这个年前人会考虑你是不是称职了。最少,证明你已经跟不上领导的节奏了。刘金萍悬入了沉思。
李斌也没有催他,微笑着端起了面前的茶杯,慢慢的喝水。李斌好茶,好浓茶。
“哎,添水。”李斌举着空空的茶杯扭头对身后的李洁说道。
“哦”,一惊,李洁也由沉思中惊醒了过来,接过茶杯去给李斌加水。她刚才也在考虑李斌的话,还有什么莫大的好处?
茶杯放到李斌面前的大班桌上。茶杯与大班桌轻轻的接触,发出微不可闻的一声轻响。
“我知道了!”两声惊呼,李洁与刘金萍同时尖叫了起来,两个人错愕的相视了一下,不禁笑了起来。李洁不好意思的转过身,又走到了李斌的身后。
李斌鼓励的望着刘金萍,说道:
“金萍,说说看。”
“是。”刘金萍稍稍整理了一下词汇,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假如说我是消费者,收到公司寄过来的,在同事之间应该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而他的那些同事应该都是和他处在一个基本相同的消费水平上,这样,无论是从面子也好、从攀比也好,这部分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所以,我们要慎重的挑选投寄的客户,只有他们拥有一个比较适当的扩散群体的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投递客户。另外,邮寄成本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我们这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完全可以从邮政部门按照批发价购买邮寄用品。”
“呵呵。”李斌笑了,转头看着李洁问道:“你还有什么补充没有?”
“没了,刘姐考虑的比我全面,我还要向刘姐多学习。”
李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的感觉自己需要充电了。
看书,无疑是充电的一个最直接的手段。家里有这么一个现成的南开大学的高材生在,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就问李洁好了。
所以李斌在李洁的陪同下到新华书店选购图书,像什么《宏观经济学》《反常识经济学》《国富论》《反抗的意义与非意义》《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大全》《公司的转型与发展》等等的装了满满的一大纸箱。
在李斌开着自己的宝马3返回住处的时候,在别墅区的门口被小区的保安拦了下来。那个保安自然认得李斌的车,一般的时候都是微笑放行的,不知道今天这是怎么回事。李斌按下了车窗,一脸疑惑地看着一脸赔笑走过来的保安。
保安走到近前,点头哈腰的对李斌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