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2 / 3)

+A -A

        妈妈说。谷子,我知道你对这桩婚事不是很赞成,但是你也要站在妈妈的角度替妈妈考虑一下,妈妈形单影只过了半辈子,现在谷子你也长大了,难道妈妈不应该追求自己的幸福吗?谷子是个男子汉了,也知道怎样保护妈妈了,但妈妈更需要细微的体贴,需要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呵护啊!这些体贴和呵护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代替不了的。

        就在前天,妈妈突然不适,天旋地转,差点跌倒,是林少康把我背上镇医院,打针吃药,才缓解症状,医生说,是心血管的问题,要是晚来一些时候,就危险了。

        医生说,像这种病,不能根治,只靠平时保养,不能干重活,不能激动,不能生气。

        谷子,以妈妈现在的身体状况,也很需要身边有人照顾。

        谷子,你是我们唯一的亲人,我不奢求你的祝福,只想求得你的理解,谷子,你能做到吗?

        我是妈妈唯一的儿子,妈妈也是需要儿子的祝福的,这并不是奢求,而是必须,我掩卷沉思,眼里浮现出妈妈忧郁、企盼的目光。是啊,作为她最亲近的人,我对妈妈关心实在是太少太少。我谷子是不是太自私了?

        我注意到,妈妈这里用的是复数――我们,是啊,林少康现在是我的后爸,以前也是我的亲生父亲,他们的结合合情又合理,我谷子还有什么话说,又有什么不理解?

        第119章我的祖先是客家

        并不是一开始对林少康就没有好印象。在听说他和我妈妈的故事之前,我是不反感甚至还有些崇拜这个长的清秀爽朗看上去很有力也很有能力的男子的。

        说起来,林明和林少康也是同宗兄弟,不是祖爷爷是亲兄弟就是祖爷爷的父辈是亲兄弟。

        铜锣湾村就两大姓,除了林姓,还有姓姜的。以前是姓姜的人丁多,现在姓林的逐渐超过了姓姜的,据第一次人口普查资料,姓姜的人口为两千一百二十七人,姓林的有三千四百三十二人。当然,这些数字也不一定准确,因为害怕计划生育被处理,很多娃子都被瞒报或不报。但是姓林的人口第一次超过姓姜的人口,却是不争的事实。

        说起来,姜姓人家才是铜锣湾的土著居民,我们姓林的是后面从中原迁徙福建,然后才又搬迁到这里来的。据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到这里落居是明朝时期的事,是为了躲避一场灾难,林氏三兄弟一起从福建逃到地处偏僻的铜锣湾。林氏三兄弟自然就是林家在这里的开山祖了。时至今r,繁衍三千人丁。

        所以我敢说,林少康和林明不是祖爷爷,就一定是祖爷爷的父辈是亲兄弟,因为他们祖爷爷的父辈就是林氏三兄弟了。

        听说林氏三兄弟在铜锣湾落居,也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就是说,当时遭到了姜姓的坚决的阻挠。

        当初,我的祖先们很可怜,村子不欢迎他们,他们就用茅草在远离村子的一座山脚下搭了一个茅寮,遮风挡雨,饮食起居,在山上开荒种地,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

        我有必要把他们三兄弟的名字向大家介绍一下。老大林达,老二林茂,老三林盛。

        三兄弟都传下子嗣,所以林姓子孙在铜锣湾就分成三个枝桠,我祖爷爷的爷爷就是老三林盛。

        三兄弟当中,数老三林盛(别名林宗其)长的最帅,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身材高大(超过一米七五),络腮胡子,唇红齿白,貌似潘安。

        后来,三兄弟在铜锣湾的境遇渐渐好起来,这也得益于我的祖爷爷的爷爷林盛。

        话说姜姓人家一户大户,相当于现在的村长或族长,有一个千金小姐,生得也是标致,犹如山间的一朵桃花,清纯可爱,一双丹凤眼,湖水一样清澈,白皙的皮肤仿佛都能掐出水来。

        山旮旯里,一个美若天仙,一个貌比潘安,彼此生出爱慕,擦出爱情的火花,那是顺理成章的事。阻力来自女方家里,来自那个粗通文墨的姜姓族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欲望乡村(未删) 第37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