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3 / 4)

+A -A

        我们就是在转型阶段寻找一个比较好的典型。

        我们找到正在田里给秧苗施肥的周发古,他侍弄的已经是个人的责任田。

        周发古两手满是尘土,还有沾一些干粪,他正要去找水洗手,我就伸手握住他长满老茧的手,说:“发古村长,我谷子自小在农村长大,摸多了泥土,闻惯了牛粪。”

        我接着告诉周发古,我谷子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铜锣湾村就是我头颅顿土的地方。

        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我们不像是采访,更像是朋友聊天,我也没有记录,把这次与发古村长亲切的交谈记在脑子里,回去以后才整理出一篇三千字的专访:全省劳模周发古谈“联产承包”。

        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思想,一个老农对农村改革政策的真情流露。

        我这篇采访一字未动被登载在省报头版。

        第128章县委书记请客

        为了这篇采访,范正大亲自设宴招待了我和吴广,一起陪同的还有我们的邝局长。

        邝局长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浓眉大眼高鼻梁,一看就像个当官的料。唯一的缺陷就是耳朵小了一些,耳垂也不厚实。

        邝局长是个南下干部,参加过淮海战役,官职不大,行政级别却比县长县委书记还高。

        范正大是在县委内部食堂招待我们的。

        别以为我们范书记小气,也别以为这样的招待很寒碜,那个时候,却让许多人羡慕的。

        你以为像现在那样潇洒?上午交流会,你忽悠我,我忽悠你;中午迎宾会,你灌醉我,我灌醉你;下午表彰会,你吹捧我;我吹捧你;晚上联欢会,你搂着我,我搂着你;深夜二人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下载

        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经济刚刚起步,神和物质的享受也远远没有发达到现在这种角度。

        记得当时点了一碗红烧肉,一盘青椒炒牛肉,一盘红烧鱼,一盘客家特è的白斩鸡,还有一个什么汤,就这些,足够让我们心花怒放了。我和吴广都是吃大食堂,平时肚子里缺少油水,大鱼大肉,我所也!

        酒菜上齐,吴广悄悄问我:“怎么不见曾铮,没叫他吗?”

        我摇摇头:“我怎么知道,又不是我请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欲望乡村(未删) 第40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