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 / 6)

+A -A

        美加新澳,令我向往不已。后来上了大学,更是在某种心理的影响下给毕业后

        的几大归宿划了个等级:出国第一,考研第二,找工作最末。呵呵,现在想起

        来真可笑,其实这些选择怎能分级呢?海归派也有找不到自己位置的,研究生

        没有工作的大有人在,而有工作经验者反倒独具优势……所谓的正确与否都是

        相对而论,必须由市场见证。

        然而,当我把以上言论告诉给当时打算一起出国的同学时,他们却摇了摇

        头——“本科生找工作怎么竞争得过研究生?!”或者“如果去不了美国,我

        就去加拿大或澳大利亚,反正一定要出去”!“照你这么说,等我再出国时我

        都二十六七了,我可考不了那些试……”徐老师,我现在深刻地理解到您的焦

        灼了!我的这些同学都很优秀,但他们把自己牢牢绑在文凭和留学镀金上,拒

        绝投身于更广阔的工作实践的天地。

        因此,这也是我要向您建议的一点:更广泛地宣传您的“中国机会论”!

        不要让聪明的中国学生浪掷宝贵的青春!——我想起了《图穷对话录》中的柯

        莲、乐一吟和施雨,不由得打了个寒噤……一个小小选择上的失误竟可以如此

        深刻地影响人的一生……

        下载

        由此我想到了您一向提倡的——职业目标论。我觉得这是您除了“中国机

        会论”外的最一针见血的论述了。它的重要性在于,其涉及范围已不仅仅是出

        国不出国、留学不留学,而是在整个人生长途上如何有规划地达到终点。在这

        个意义上,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将荫庇何止一代人!——或许我这么说有溜须

        拍马之嫌,但是有我的上一代为证!承受失业下岗之痛的不正是他们吗?这其

        中固然有历史、社会因素,然而他们缺少合理的职业规划不能不说是一大原

        因。正因为我们的父辈已经有了这样的教训,我们这一代才更应该避免重蹈覆

        第18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