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可直拖到昨天晚上。娘要我备了好多帛带,都是给小弟用的,可比咱们用的裹脚布多得多了。”末了英兰说:“想想咱们小时候也就缠个脚,还都疼得死去活来;小弟缠身,不知受多大罪呢!唉!……”
小小的顶舱里第一次静下来。这一静,英兰却不安了——天寿怎么没动静了呢,既不喊嗓也不扑腾?她打开侧窗探出半个身子朝前望,平台上的天寿果然坐下了,正在逗船家的小狗玩儿,旁边还有几只鸡围着他打圈子。天寿抬头看见了英兰,英兰赶紧做手势,叫他继续喊嗓。
天寿还没回应,平台下面的舱顶“咚咚咚”就是几声巨响,显然父亲也发现了儿子偷懒,在用力敲打。天寿吓一跳,赶紧放开小狗,张嘴就唱出一句《皂罗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姐妹们也不敢怠慢,加快了动作:英兰开始用丝网滤豆浆,大香小香也赶紧下到后舱打热水,准备服侍父母起身梳洗。
梳洗罢到早点前,柳知秋还得打几趟拳活动筋骨。孩子们于是有个小小的空闲,小香大香姐儿俩也跑到舱顶平台去逗小狗小鸡。见她们上来,天寿立刻后退几步,转身扶着平台的栏杆向四外眺望。小香不由得撇撇嘴,小声咕哝道:“什么了不起,谁稀罕你!……”
天已大亮,四周景色如画,阵阵东北风推着帆,船行得非常平稳,倒像是两岸在慢慢后退。前些日子,天地间空荡平旷,四面都是光秃秃的黄土地;现下远处的山、岸边的树和堤外的田里,都是绿莹莹的,连吹来的风都不那么冷了。
小香立刻忘了不快,开心地说:“哎呀呀!瞧这光景,八成是到了南方!”
大香笑道:“真的,处处都绿!”
小香瞥一眼天寿,故意大声说:“大姐姐一定在南方!”那边天寿果然吃惊地扭过脸来瞧她,她说得更有劲儿了,“当日大姐姐说不定也是坐船,也是走的这条道儿!……唉,我真怪想她的!……”
大香使胳膊碰碰她,示意她别说了;天寿却走过来,仰头望着大香,小声说:“珍姐姐,我有二姐三姐四姐,那咱家就该有个大姐,我怎么没见过呀?”
大香和气地说:“大姐嫁到远处去了,走的时候你才三岁,怎么能记得呢?”
“嫁谁了?嫁哪儿去了?怎么也不领着姑爷回门来看爹妈?”
大香为难地笑笑,说:“你还小哩,这些事就别问了。”
“为什么?”
小香把天寿拉到一边,一脸坏笑,凑在他耳根低声说:“这事儿你得去问爹妈。你不是他们的心尖子宝贝蛋儿吗?他们准会告诉你真话。”
“小香!说什么悄悄话呢?”大香问。
“没说啥,我问天寿缠身的事哩!”
天寿一机灵,身子猛地朝后一闪,像受惊的小鹿,撒腿就从扶梯咚咚咚地跑下去了。小香看得怔住了,不料他反应这般强烈,不由得更加好奇。
柳知秋打完拳,手捧着小茶壶,坐在客厅里同戏团头一起喝茶聊天。
柳知秋包租的这条船,在船行里算是中等。长不过十丈、宽只两丈多,因是客船,只在甲板下顺便载货,甲板上全是舱房。按时兴的样式,分建前舱、中舱、后舱和尾舱。前舱有两间客房,中舱也有两间客房,隔着一大间客厅与前舱相连。前舱、后舱和尾舱顶上都还有一层房间,只有客厅和中舱顶用栏杆围出一个宽阔的平台,专供乘客观赏景致。
前舱的两间屋里分别住了戏团头封四爷和天福天禄哥儿俩,中舱的两间,一间由柳知秋专用,还搁着他们家专置的戏箱;另一间归柳知秋夫妻俩带着天寿住。后舱顶一大间安排那三姐妹,因此,与之相对的前舱顶屋就宁肯空下来。船家四口人住后舱,而帮工的水手、鸡窝狗窝和厨房,就都在两层尾舱里解决了。这样,客厅成了中心,他们的许多重要活动,如吃饭、说戏、排练,都在这里进行,就连天福天禄天寿学戏出错挨打罚跪,也都在客厅。
(bp;“柳师傅,我真服了您了!”戏团头呷了一口热茶,说,“这半个月同船,我算明白了,您这棵棵玉笋养得不容易!严师出高徒,一点儿也不假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为他们自己好。”柳知秋不无得意。
“我知道您心里顶疼天寿,独苗苗老儿子嘛。可瞧您前天打他一点不手软,比打天福还狠。也亏他小小年纪能受!”
“唉,不打不成材,吃的就是这碗饭,有什么可说?您还没见他顶着一碗水踩跷跑圆场呢,泼出点水星子,挨打;了碗,一天不许吃饭。现如今,踩跷就受看多了!”
“天寿日后决计是朵名花,上得了菊榜【菊榜:旧时戏班或戏曲界被称为菊部,一些爱好戏曲或捧戏子的文人,评比戏子(主要是旦角)的色艺,分出名次张榜公布,并仿照朝廷进士榜定出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称为菊榜。】,点得了魁元。这回您当机立断,星夜南下,真是逃得及时,英明之至,不然危矣!那位摧花手的大名,远在广州的同行全知道。都说他那王府里私设牢狱,专门监禁他玩儿腻了的优伶,可谁敢拿他怎么样呢?唉,这叫什么事儿!”
柳知秋也摇头叹道:“可不吗,现在想想还后怕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