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1 / 3)

+A -A

        顿饭工夫后,王师爷来见胡昭华,说他进来时遇上边哭边出门的天寿,拉住了再三询问,天寿才说了来胡家借贷的事情。胡昭华当即叫来亲信随从,命他给天寿送去一张一千二百两的银票。

        这张银票,成了柳家分崩离析的导火线,这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此后,天寿被家事折腾个七荤八素,死的心都有了,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不到一个月,广东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禁烟,钦差林大人驾临五羊城。

        这两年广州城风雷激荡,胡家、潘家、伍家等一批专做洋人生意的十三行行商,人人寝食难安、日夜煎熬,各家言谈举止都极其收敛,谁还敢花天酒地?

        胡昭华与天寿也就没了往来。

        今天,可以说是久别重逢了。

        两年前出的这件“大事”,其前因后果、全部经过甚至各种细节,王映村最是心知肚明。他记得,胡昭华在银票送走后,曾笑着对他细细说起刚刚发生的那桩小小风流波澜。他当即笑问,公子对小天寿究竟有意无意?要是有意,可该下手了。公子爷笑着说了个比方:再好的果子,不熟就摘,必定生涩不堪吃,还说了些什么两情欢洽方是至境的痴话。他笑公子迂,说这孩子眉宇间有股英气,怕不容易到手,但又确是一块美玉,不上紧着点儿,日后落在别人手里,公子你可莫后悔呀!

        公子当时悠然一笑,说,我拿他当第一名花供奉养护,他岂能不知?岂能无感?功到自然成。

        王映村实在大惑不解:无论女色还是男色,弄到手不就行了,何须花这么多工夫,费这么多心思?太累人了!

        胡昭华听了王映村的话,哈哈大笑,说道:你竟也是个大俗人了!个中滋味绝佳,断非尔等伧父所知。仿佛饮酒吃茶,含英咀华,细细品味,细细玩赏,妙在其中乐在其中,妙乐无穷,令人心醉……

        胡昭华这一番话和他那时少有的眉飞色舞的神情,令王映村叹为此生所仅见。所以,今天小小雨香竟能一语中的,看出胡大爷眼眸中的奥秘,王师爷实在不能不惊异了。

        第十一章

        下午的戏只演到一半,就被家主爷给停了。他说,管笛箫笙檀板轻唱倒也罢了,敲锣打鼓成何体统!叫外人听了倒像胡家在幸灾乐祸,有伤忠厚嘛!众人哪敢违拗,只得各自散了。

        胡昭华邀外请的名优饮宴,王师爷和家班里的冷香、浣香和雨香作陪,地点选在处于花园中心的清芳楼。

        清芳楼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露台,跟花园里的几座石桥和亭子一样,是胡家从澳门专请的英夷建筑师修建的,都是以大理石雕琢。尤其露台上浮雕的垂花饰,英夷称作什么巴罗克式,果然华丽别致,出类拔萃,和园中那尊手拿喷水花瓶、衣裳垂落得露颈露背露胸露乳的大理石雕西洋女像一起,被人公认是胡家花园两绝。所以,每当胡昭华站在露台俯视他的规模宏大的私家花园时,总不免宠辱皆忘,踌躇满志。此时,他看着衣装华丽的优伶们三三两两、说说笑笑,过曲桥,穿花径,向清芳楼走来,只觉一片莺声燕语,满目花娇柳媚,真正地陶醉了。

        眼见天寿在辛夷亭边停步,王映村在竭力劝说,好几个优伶也围上去同劝,胡昭华一急,连忙下楼赶过去。出楼门口正遇上冷香和浣香,冷香满脸不高兴,嘴里嘀嘀咕咕道:不就在外头唱了两年,有什么了不起,回这儿摆臭架子!胡昭华瞪了冷香一眼,直奔辛夷亭。

        果然,天寿要告辞,说父亲有病,约好了今天回家,再晚了怕误船。

        胡昭华笑道:“令尊的病不是已经好了吗?你们父子兄弟离开我这里才几年,难得你今天回来,留下吃顿便饭令尊还会见怪不成?”

        王师爷也劝:“咱们也有十年的交情了,是是非非好好歹歹就不必说它,喝杯酒的面子还不肯给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梦断关河 第23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