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1 / 2)

+A -A

        口气将克丽丝汀称为“她”。

        “但你就是‘她’呀!”普林斯充满兴味地说。

        “不,我不是。”那个声音斩钉截铁地说。

        普林斯知道他看到了克丽丝汀的另一个人格。

        这个人自称是莎莉,她的言行举止完全不像克丽丝汀,从说话的语气上就可感觉出她是一个淘气、喜欢开玩笑、情绪高昂的女孩子(克丽丝汀则是传统温柔型的女孩)。莎莉以不屑的语气说克丽丝汀是个优柔寡断、软弱的“笨女人”,她似乎知道克丽丝汀的一切,但克丽丝汀显然不知道莎莉的存在。

        在开始时,莎莉只会说话,而无法张开眼睛(因为在深度催眠状态中的克丽丝汀是闭着眼睛的)。但慢慢的,莎莉自己能张开眼睛(也就是说让闭着眼睛的克丽丝汀睁眼),在获得行动自由后,她即将她的“豪放女”作风表露无遗,譬如向普林斯要香烟抽、要酒喝,说话时还将两脚跷到桌面上。

        但在解除催眠,克丽丝汀又从恍惚状态中醒转过来后,却对自己手上拿着烟、双腿跷在桌面上的“非淑女动作”感到惊骇莫明。

        有一天,普林斯打电话到克丽丝汀的住处,结果又发生另一件更奇怪的事:接电话的居然又变成另一个女人。从语气上听起来,她似乎是一个成熟、有责任感而且自制的女性。她误以为普林斯是一个名叫威廉·琼斯的男人,她警告他最好不要来,否则她将对他不客气。

        这个成熟女性是克丽丝汀的第三个人格,普林斯将她称为b4(克丽丝汀及莎莉则分别是b2及b3)。

        随着治疗的进展,事情也慢慢明朗化。原来克丽丝汀拥有三个人格,在日常生活里,刁蛮的莎莉不时会“出来”取代文雅的克丽丝汀,而负责任的b4则经常扮演收拾残局者。莎莉和b4彼此厌恶,对于莎莉开的玩笑,克丽丝汀往往只是将它当成悲惨的命运般被动地接受,而b4对这些玩笑则深恶痛绝。

        譬如有一次,克丽丝汀搭火车准备到纽约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但在火车上,莎莉却突然冒出来,她在中途下车,到一家餐厅去当女侍,克丽丝汀觉得这件工作无趣而让人疲惫,但也无计可施。最后,b4出现,她走出餐厅,当掉克丽丝汀的手表,买车票准备回波士顿。但在途中,莎莉又冒出来,她刁难b4,拒绝回到克丽丝汀在波士顿破旧的小屋,反而到别处租了一间新房子。最后,克丽丝汀“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张奇怪的床铺上,她不知道自己置身何处,也不知道从何而来。

        克丽丝汀觉得她的生活,就像这样由难解的片段组合而成。

        b4所提到的琼斯,后来被证实是导致克丽丝汀人格解体的关键。原来克丽丝汀的父亲是个不负责任的酒鬼,她的童年是一片悲惨的灰色。琼斯是克丽丝汀家的一位友人,对克丽丝汀很好,小小的克丽丝汀将她的情感都投注在琼斯身上。在后来的回忆里,她仍认为琼斯是一个正直、如神一般的男人,拥有她父亲应该具备的一切优点。

        (bp;当克丽丝汀13岁时,她母亲不幸去世,克丽丝汀更孤苦无依,整天泪流满面,也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出现梦游的症状。

        16岁时,为了逃避酗酒的父亲,克丽丝汀离开了家,在一家医院找到一份护士的工作。她仍和琼斯保持联络,经常去找他。有一天晚上,喝了酒的琼斯到护士宿舍来找她,这位克丽丝汀心目中的“替代性父亲”却忽然露出狰狞的嘴脸,企图强行非礼克丽丝汀。

        克丽丝汀本人似乎“忘记”了这件事,将此一创伤经验透露给普林斯医师的是莎莉,她说:“从那以后,克丽丝汀就变得怪异,郁郁寡欢。”b4也记得那天晚上所发生的事,她对那晚以后的事却又毫无记忆。

        普林斯认为,克丽丝汀和b4才是他病人的“真正自我”,于是他利用催眠暗示,尝试将这两个人格整合,至于那刁蛮的莎莉,普林斯则决定将她“驱逐出境”,或者说将她潜抑到克丽丝汀潜意识的最底层。

        1905年,普林斯首度发表他的治疗报告,在报告里,克丽丝汀似乎又回复成一个正常、健康的女性。但在1920年的修订版著作里,普林斯又说,莎莉并未真正消失,她仍偶尔会冒出来,向克丽丝汀开一些刁蛮的玩笑。

        解析:

        这是一个“多重人格”(ppr)的个案。前述的“双重人格”其实亦属“多重人格”之一,“多重人格”可以说是一个肉身含有“数缕不同的灵魂”,是解离型歇斯底里精神官能症中最离奇的一种现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变态心理揭秘 第9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