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5)

+A -A

        1、女人的成长。。。

        宋易的名字取的有些男性化,是父亲取的。理由是:在这个年代,凡事能做的容易些,已经是件大幸了。

        是的,父亲看的很明白,只是明白的有些迟。

        宋先生早年的时候去德国学习,带着雄心壮志相应国家的号召回国搞建设。因为那句“国家需要我”,滚烫了多少华夏儿女的热血。

        只是,这腔热血又被抽尽,放干。

        那时候宋易太小,很多人以为她不记得。

        但是,那么清晰的画面,不论多久以后,还是会在她面前回放。

        宋易能清楚的记得那天,木门被敲得冲天响。还是寒冬腊月的晚上,冲进来一群带着红艳艳的袖章的青年人。

        有几个,宋易还是认得的,曾经来过家里,叫过父亲先生的。

        父亲待他们一直很温和,好到连宋易几乎都要嫉妒。但是那天,他们的脸通红,神情激动,说话都比平时要高出很多,一路拉拉扯扯的,将父亲拉到门外。

        再后来,再见父亲的时候,瘦了一大圈。母亲哭的厉害。

        “这就是你最爱护的学生。你回来做什么。你看你看。”母亲哭的几乎喘不过气来。

        “你哭什么。”以往潇洒的宋先生此时被剃了个奇怪的头,一半有毛一半光着,宋易有些想笑,但是看着这样的父亲,不知道怎的竟然喉咙一阵发紧。

        宋先生向女儿招招手,宋易走上前,宋先生摸摸她的脑袋,“他们和宋易一样,都还是孩子。什么都不懂的。”

        说完,一阵急咳。接着,又是上气不接下气。

        好不容易平息了些,宋先生笑了笑,拉住宋易,“小易,乖哈。不怕不怕。”

        宋易摇摇头,不知道说些什么,只能将手摸摸宋先生的膝盖。那个位置,凹下去一块。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爹爹不能走了。

        “爹爹,疼吗?”

        宋先生摇摇头,“有小易在,不疼。”

        再后来,也再没见过父亲了。

        因为他又被人领走了。然后,没有熬过那年的冬天。

        宋易记得父亲以前一直很爱抱着她一起念书,书上尽是些看不懂的文字,如蝌蚪文一般。父亲的嗓音低低沉沉,念起来如唱歌一般悦耳动听。

        但是以后再找,就找不着了。只留下一本。其余的,被母亲连夜烧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不过尔尔 第1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