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1 / 5)

+A -A

        那病人拉着张长胜的手,眼泪都流出来了。感动感激溢于言表。

        看的宋易太阳穴直跳。啊~看这个男人久了,真的会眼睛生疼的。

        什么相由心生。都主任就是眼力不好,放进来一个医学败类。这种舌灿生花的贱男人,披上白大褂也挡不住那四处飘散的贱气。

        最近来了一批新的医疗器材,这器材是新的。疗效如何,针对那种情况,他们都不了解。连都教授都是模棱两可。

        这就是现实。许多人都觉得医生就该是高大尚,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才能拿得起手术刀,治得了病。不然,就配不上医生这两个神圣的字眼。

        有一个词,叫做学无止境。需要真正匹配这四个字的职业,医生必须算其一。

        因为医学上总是会有未知领域,总是会有各种情况发生。这就是为什么都教授每年都会花很多时间去参加医学研讨会,有时候还会飞往发达的美利坚国家学习别人的技术。

        但是,如果学习就够了。那事情就好搞定许多。

        真相其实更残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就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医学上,实践是需要以人命作为材料的。

        有个病人长了个瘤子,这个瘤子来的时候并不是很大。而且这个病人的各方面都非常适合手术。宋易几乎都要安排手术的时候,张长胜进来推荐:我们科刚来了一种最新的医疗器材,专门针对你这种瘤子。是美国最新的技术。治疗费还便宜很多。

        中国人总是相信外来的月亮特别圆的,立马就答应了这种治疗方案。多好呀,不用开刀受罪,只要进去躺躺,就可以治好。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病人再来医院的时候,眼睛都看不清了。明显是瘤子已经压着视网神经了。

        宋易扔给张长胜看那张片子,肿瘤已经长大,在脑补深深扎根。

        “这种治疗完全不足以伤害肿瘤,肿瘤会继续生长。而且因为辐射过后,还会质地变硬。现在人已经看不见了。当初我们就应该给他切除。”

        张长胜拿着那张片子看了会儿,“起码我们通过这件事情,明白了这种治疗不适合肿瘤。得到了实际经验。”

        宋易气结,小病变大病,大病变绝症。他还振振有词。

        张长胜看她冷着脸的样子,眉梢一抬,“怎么,手术治疗方案是我敲定的吗?是那病人自己选的。”

        “所以你就一点责任都没有了。是吗?”

        “我当然也有。我对这台器械不了解。这就是我的责任。可是你换个角度想,任何一个医疗上的进步,任何一个技术,不都是以人命为代价的?如果没有这一出,我们永远不了解这台机器不适合肿瘤治疗。医学上就永远停止不前。你现在动手术那么手感那么好,为什么?无非就是手熟。你敢说你手下没出过一次岔子?没有丢过人命?“

        宋易嘴巴张张,说不出话。

        这张贱嘴吐出来的是事实,她没有反驳的余地。

        这天晚上,宋易回到家里,趴在书桌上写日记:身为医生,我不光荣也不骄傲。相反,我深深的畏惧且无奈。生命,往往比我们理解的还要渺小很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不过尔尔 第21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