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钱这东西,谁都想留,可惜少有人留得住。
“情况是不大好。钱难借,招工难,订单也不多。而且你小舅做的外销,一直没把品牌做上去。”苏苒简单地解释,没打算在这个话题上打转,她抬头看着简默,“阿磬的事是不是真的?”
简默一愣,随即摇头,“我不清楚。”
“怎么瘦了这么多?过来我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汗,上一章有两个敏感词。
、何妨平淡是鸳鸯
简默乖乖地在苏苒身边坐下,认为早说不如晚说,索性坦白:“妈,我和钟磬可能要离婚了。”
她以为阿妈会很惊讶,结果一句淡定的“怎么了”充分展现了苏苒身为长辈的阅历和修养。
“在一起七年,大概感觉不对了吧。”简默无精打采地说。
见状,苏苒倒了一杯茶给女儿,说道:“品品。”见简默抿了一口,又问,“怎么样?”
简默的脑子里正在放映默剧,哪里有心情品茶,敷衍道:“好喝。”
“这茶是我今年泡得最次的一壶。”
“……”妈,你哪天不否认我是你亲生女儿心情就不爽快是吧?
见女儿瞪来,苏苒莞尔,“最好的水+最好的茶叶+最好的手艺≠最好的茶。茶壶中百味冲撞,好茶能否成就,也看茶与人的磨合。而茶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对茶的体悟就成了关键。”
简默低头想了片刻,悟出这话是对着她说的,“妈,你的意思是我对感情也需要体悟?”
“是。谈感情与泡茶比,好在有两个活人,可以沟通。也坏在有两个活人,因为人心多变,另外一点坏处,是人会忽略感情本身。”
苏苒放下茶杯,坐直了身,神情终于严肃起来,“阿默,我这一辈,很少谈感情。就说我和你爸,结婚前就见过三面,我看他不抽烟不喝酒,人也憨实,就嫁了。婚后三年,我和你爸聚少离多,连我生你那会,他人还在广市。可二十几年,我们也走过来了,我知道你爸吃饭喜欢就着汤,他也知道晚上在床头给我放半杯水。既然是一起过日子,中间哪能没有磕碰?我看你们这一辈,性子就太浮躁。要自由恋爱,偶尔使个小性就一哭二闹。你学经济的,怎么也不清楚感情不是高档耐用品,但也不是生活必需品?”
简默红着眼,挤出一句,“妈,我是哭,没和他闹。”
苏苒失笑,“好,没闹,就我家的女宝最乖。”
简默一直没听过父母间的感情故事,挺有兴趣,催促着母亲继续往下说,“妈,你再说点你和爸的事。”
“我和你爸之间,哪有那么多的事。一直平淡着过,两个人不知不觉就白了头。”
不知不觉白了头,还是两个人……简默皱了皱鼻子。
新陈代谢不能逆,正常人都要白头。一旦白了头,再厉害的人也会力不从心,怕孤单,怕成为麻烦。假若身侧就有那么个陪你白头的人,或牵着你的手赏玩熟悉的风景,或与你并肩游历外头的世界,更多的时候,陪你坐着摇椅天南海北地聊,一直,聊到老。
如此这般,何妨平淡是鸳鸯。
难怪老人都说,年少夫妻老来伴。
简默由此想起现在的那个“夫”,又想也许他成不了她的那个“伴”,突然觉得难受,按东北姑娘蔡晓燕的话便是,心尖上生疼生疼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