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 / 3)

+A -A

        燕儿就在桌子上稀里哗拉把枪拆了一桌子,然后一件件给他们讲解,一件件再装上。几个回合过后,八个人拆卸自如了。几个人拿着枪和子弹,屁颠屁颠地出去练习瞄准了。

        隆安却跟着我屁股问,新招来的士兵的武器怎么办?

        我笑着说:“那就得找你们的八十万禁军林教头了!他什么时候造出来,我就什么时候给你调过来!”隆安朝燕儿说了句:“林教头,我们可是等你了!”然后也跑出去练习了。

        正在检查着手里的步枪和重机枪的燕儿见周围没人了,过来就踢了我一脚:“我说你小子今天怎么这么大方呐,闹了半天是给我几个样子,让我给你仿制的!你不知道这东西就在那个世界也是尖端产品吗?现在的工艺和设备、材料能生产出来吗?你这不是逼人吗?”

        “怎么,有困难吗?”我担心地问。

        “从工艺上来看,确实难度不小,不过只要有设备,我再把他改造一下,你老婆就会给你拿下来的,就看你什么时候把厂子交到我手了!”燕儿到底是兵器专家,我知道在她手里,根本就没有难得住的问题。

        燕儿拽着我说:“走吧,得教给这几个人打枪的要领了!”

        我说:“现在先别讲了,马上授枪,你给大家一块儿讲吧!”

        听说要授枪,操场上一片欢呼声,战士们集合后,我宣布了军校领导班子:校长,龙翔宇,第一副校长张之洞,第二副校长林严,第三副校长黄飞,常务副校长隆安,中华龙军第一团团长李刚,副团长海波。

        李刚是汉人,河北宝坻人,人长的很秀气,像个大姑娘,但练起功夫却极肯吃苦,最大的特点是脑袋极聪明,对个种兵法领会的非常透。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而且人很稳重,不是沾火就着的那种人。

        海波是满人,家在黑龙江的北岸的补丁屯,从小在黑龙江上打鱼,在水里可以呆上半天不用露面,下河摸鱼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是因为在那里受尽了不断骚扰的老毛子(俄国人)的气才跑来当兵的,是隆安的小表弟。我想把他训练成海军的将领,跟他唠了几次,竟很有头脑。

        (bp;接着,我又讲了几句爱惜枪枝的话,然后就开始了授枪。

        先是十武士,十个人拿着枪和子弹,乐得手都哆嗦了,接过枪后,燕儿告诉他们怎么挎着,十个人挎上枪,威风凛凛地站在我的后面,煞是精神!

        三百学员,燕儿已经把他们编成了三个连,九个排,二十七个班,选出了班、排、连长。战士以班为单位先后领到了枪。那个重机枪班的战士乐得直蹦高,他们像喝醉了酒一样,抬着机枪,脚步都散了。

        燕儿让隆安发给每人一块早就预备好的布,然后把布铺到地上,开始教战士们拆卸武器。这回可就没刚才教的快了,教了一个钟头,竟还有几个安装不上的,燕儿又个别指导了几遍,也都顺利过了关。燕儿又去把着手地教机枪班去了。

        该教给枪的打法了,我说:“你先别教,你先给大家表演一下吧!”

        燕儿立刻说:“是,龙校长!”说着她立正给我来了个标准的军礼!

        全场立刻被震动了,虽然刚才我说了在军校里我就是龙校长,但他们只是当笑话听了,现在听他们的教官说了,都把脸转到我的身上,看着我的反应。

        我立刻也来了个立正,回了个标准的敬礼说:“林副校长,执行命令吧!”

        林燕回答一声是就走到了操场中间,她让隆安在一百米处的一棵大树上,拿细线吊了五枚铜钱,在二百米处插了五个香火头,在三百米处立了五根竹竿,然后立正问:“校长同志,是一次点射,还是分三次点射!”

        我张口就说:“来难度大的,一次连续点射!”

        燕儿立刻说:“是!”

        只见她一个优美的大转身,一只手举枪,瞄也没瞄就“达达达…………”一个连发,声音清脆,连成一气儿。

        打完了,我对隆安说:“隆副校长,验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风流刑警到清朝 第16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