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1 / 3)

+A -A

        朕现在给你一个军,十年后你给朕从大山里带出六个军,你就是中国第一集团军的司令,你给朕渡江把俄国军队赶出乌拉尔山和乌拉尔河,让他滚回欧洲去,回他的莫斯科大公国去!”

        海波还是乱蹦:“好好,这回可该我出口恶气了!”

        我说:“但现在你得老实的在大山里当伐木工,当采金工,当农民,用你们的收入养你增加的兵,让他们对外是工人、是农民,实际是你的士兵,把他们统统训练成我们军校那样的精兵,每三年朕到你那检验一次训练情况。武器朕会如数拨给你,而且还会给你最先进的武器!朕不想让你们当苦行僧,你们在山里把军营建的好点,伙食抓的硬点,让战士们身体练得棒棒的,到时打老毛子也有劲儿!让他们一气儿把老毛子追过乌拉尔山!”

        海波连忙说:“那没问题,只要我们养上猪,种上菜,打出麦子,猪肉炖粉条子可劲儿造,大白馒头可劲儿呛,我不信吃不胖他们!”

        我把慈禧身边的玉儿赏给了他,他不好意思地说:“万岁,我想卧薪尝胆呐……………这女人是不是……………”但他一看玉儿那水灵灵的样子,吞了口唾沫,把下面的话咽了下去,一拉那姑娘,双双跪在了地上。

        那个李大姑娘,我没想把她送给我的爱将。她毕竟是李莲英的妹妹,而且人过于风骚,我怕把我的爱将带坏了,所以我把她送给了一位乡下的土财主,让她别在我眼前晃当了。

        我这回带来的是慈禧身边的“冰清玉洁”四个丫头,这四个姑娘个个貌美如花,而且都是东北的汉人,对东北生活熟悉,能够适应。给出去三个姑娘之后,剩下个最漂亮的洁儿是我特意留给盛保的,我想过段时间我亲自去趟朝鲜,把她带过去。四个丫头是头两天我和燕儿一起征求的她们意见,四个人乐得当时就热泪滚滚,跪在地上一个劲儿谢恩。她们当然知道,这些人都是我的爱将,将来前途无限,跟上这样的夫婿,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傍黑天,菲儿和珍儿回来了,看着两个人的笑模样,我知道,她们对天津机器制造局还算满意。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菲儿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第四十五章知心姐姐~

        菲儿说:“我们刚才把那些准备报专利的设备都订做了,把你的大管家吓得满头都是汗,心疼地直说,‘这得多少银子啊,咱们的钱还得开公司呐!’我说只要厂子一办起来,银子就会滚滚不断地涌进你的腰包了,她不信,我就举了个青霉素和链霉素的例子,小家伙一把就揪住我了,非要自己成立个制药厂,就生产青、链霉素。”

        我一听,灵感也来了:“好,你就马上向财政部报专利,向美国、英国的专利局申报专利,向世界发布公告,龙华集团的龙华制药厂发现治疗结核、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败血病等病的特效抗菌素青霉素和链霉素!你查查,还有没有我们可以生产的特效药,我们都报专利!都由珍儿的龙华制药厂生产!让全世界都买我们的药,珍儿再办个大医院,到我们医院来治病,看是穷人,一支药几个铜板,要是富人,几两银子,要是卖到外国,一支十两银子!”

        菲儿一愣,但立刻搂着我说:“世界医药大托拉斯诞生了!”

        珍儿不解地问:“什么叫大托拉斯?”

        我知道这话一句半句也说不清楚,就说:“就是大老板,我的珍儿要当大老板了!当医药厂的大老板了!”

        珍儿搂着我撒娇地说:“人家还不是给我们龙家挣银子吗?我是什么老板,老板是老公的嘛!”坏了,珍儿跟菲儿也学坏了,连对我的称呼都改了!

        我当然不让了,拽过来就拍了她一阵小屁股,拍得她娇笑不已,气得菲儿说:“你那是打呀,还是在按摩?怎么把人打得这么兴奋啊?”

        我什么也没说,把她拽过来接着拍了一顿,拍得她鬼叫猫嚎地:“老公要杀人灭口了,珍儿快来救姐姐的驾呀!哇,屁股拍八瓣了!”

        闹够了,菲儿说:“天津机器制造局的生产能力还不错,我帮他们把生产流程重新制定了一下,相信还会不错,只是要想制造卡秋莎、飞毛腿导弹和新式舰载火炮,还得重新理顺一下,得添不少设备,不过现在有个好处,他们的工作母机不错,设备都可以自己生产,现在关键是钢材跟不上用的!我们得想办法把鞍钢建起来呀!”

        我点点头:“又得给你们找活干了!你们是不是赶紧招一批学生,得培养一批中国的科学家呀!”

        菲儿说:“回去我就找谢大姐,商量在北京办起一条龙的小学,中学、大学,把清华、北大也办起来!”

        晚间,菲儿说她要在天津多住几天,把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军舰生产船坞设计好,把卡秋莎和飞毛腿导弹的生产线设计好,让他们马上生产设备,准备投入生产!这样得让燕儿也过来一趟,武器设备只有她明白!她说:“我们得抓紧更换军队的武器装备了,现在离甲午战争已经没几年了,现在有能力生产军舰的就这里和上海的江南制造局、福建的船政局三处,按他们的制造能力,一艘船最快也得三整年,按一个厂子两个船坞算,也就是说到甲午海战时,我们仅能生产出六艘军舰。而且这还得是马上着手,分秒必争!”

        我点点头:“时不我待呀!是得抓紧了!还得抽空到那两个厂子去看看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风流刑警到清朝 第38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