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开花对很多国家大事都不懂,只是路上听人说起而已,今天才略懂了一点点。
夜开花感觉来,峪山虽是一个镇,但看起来比城关还要热闹许多。她向人家打听到峪山的街市,因为只有找到街市,才能让自己先落脚下来。
峪山的街市在山脚下,这山不高,但山的背后恰是高山。夜开花看到山似乎有了亲切感,感觉起来要比在城里好。山脚下的街市沿山一面是一些小百货临时铺子,对面才是街面房。店面房门面显然是被特别整修过。各式标牌五花八门,特别能吸引人的眼球。夜开花边走边看那些商铺,也看对面的临时铺子。卖什么的都有。小到纽扣,大到各种工具。很多是固湖镇街上所见不到的。
看着,又似走马观花,偶尔也能对某件商品去特别留意一下。
就在这条街上来回走了三趟,夜开花开始变得熟眼了。这街市不长,或者说还没有固湖的老街和新街连接起来那么长。但这街市的道路阔绰,几乎是固湖街市的三倍。峪山当然也有老街,老街在新街的一个岔口里面,现在夜开花暂时还没有进去。
近午饭时了,夜开花打算先将自己肚子填饱,接下来再慢慢理会自己打算要做的事。
打算要做的事自然还不少,得找到临时住处,还得找一份工作。不管做什么都行,先把脚跟站稳了。这趟出门,夜开花预备好了一些经验,有的经验是听人家说来,有的是夜开花自己悟来。
夜开花不怕出门,独担心之扬得知自己就这样出来,还想在峪山落脚,会狠狠训斥自己,还会硬着赶自己回家。
之扬也有自己的脾气,何况现在的之扬和以前有了很多的改变。夜开花以前能说服他,现在变得说服不了。这不是说之扬无理了,倒是论道理,很多方面之扬反倒比自己要强了。之扬出来到城里,见过的,听到的,让他眼界开阔了。眼界一开阔,自然也理多。
一家个体饮食店,夜开花吃了一碗馄饨,几只生煎包子。生煎包子在固湖没有见过,被油煎得焦黄色的包子皮,引发了她的食欲。
从饮食店出来,夜开花生出一个新的念头来。她决定先把之扬工地找到。她还是想到了万一自己遇到什么困难,无助之中还得去找之扬。
“阿姨,我向你打听一下,开发区怎么走?”
夜开花在饮食店门口问一位过路的中年妇女。
“喏,往前走,过了车站有一条很宽的水泥路,你笔直下去就能看到一幢高房子。那边就是开发区。”
中年妇女说得算是详细。
夜开花谢过,朝着车站方向走。从车站到街市这段路,对夜开花来说不陌生了。她边走还记着两边显眼的店铺招牌,特别有个性的房子形状。这是记路的方法之一。
再经过车站,夜开花看到车站右首的大马路之后,有了方向感。她知道从城里来峪山,方向是向东。这街市和车站前面的马路成丁字。车站就在丁字路口。车站边上的大马路和站前道路又形成一个丁字路口。假如没有车站,街市和大马路便是连贯起来和站前的马路成十字了。站前马路向东还有路,夜开花不知道前面去什么地方。按照这个方位,夜开花觉得开发区就在峪山镇的北边。
高房子出现了。夜开花顺眼望过去,看到一幢白色的房子。那房子可以说是整个雨山镇最高的建筑。也许是因为它的高,也许是因为它的白色,总之,现在去注意它了,白色的高房子是显眼的。
(bp;大马路虽是水泥路面,但因为里面工地多,来往车辆总是时不时洒落一些泥沙和石子,还有很多污泥,乍看起也和普通的沙石路没有多少区别。太阳下,尘土飞扬。
到了开发区,很快让夜开花意识到自己临出门预备工作的一个漏点来。真是要命,她没想到峪山开发区会那么大,到处都是工地。夜开花不知道去哪个工地找之扬了。夜开花也不知道之扬工地的电话,不知道是什么路牌门号。
开发区实际上现在也没有门牌门号。
之扬说过他们峪山的工地很大,然而在开发区里面,每个工地几乎都很大。
之扬是夜开花来峪山唯一的熟悉,是一根能牵着自己走的线。现在这根线似乎短了,夜开花开始有了迷航的感觉。她紧了紧手上的包裹,一时无助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