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1 / 2)

+A -A

        你可以想象潭州城被攻破时人们悲壮决绝的场景,城内满是火光和尸体,人们以这样的勇气书写了捍卫自由、不做奴隶的决心!

        可有当代中国人知道这一幕?犹太人几百死士在一个山冈绝地抵抗罗马人多年,最后全都自杀的故事,在荧屏上可以看到,在书卷中可以读到,他们为自由而死的勇气感动了千年时空;而古中国的潭州城为了自由而悲愤抗争,从容赴死的这一幕,可曾在电视剧、电影中看到?!荧屏上看到的多是飞舞的辫子,多是奴才的请安声,多是长跪的一个王朝的背影。

        “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我们只能从南宋诗人郑思肖《咏制置李公芾》的诗篇中去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去想象当时的悲壮。

        这种“仰面青天哭断云”的时刻,不是第一幕,也不是最后一幕,历史还会在1644年重演,但举家自杀的自由抗争精神,在后来的历史中已经稀薄乃至难觅踪影了。

        赵卯发,在池州供职。蒙兵渡江,池州守卫长官王起宗弃官而去,赵卯发代理执掌州事,“缮壁聚粮,为守御计”。第二年正月,蒙兵至李王河,赵卯发知道守不住了,于是摆下酒席招待亲友,与他们痛饮诀别。赵卯发对他的妻子雍氏说:“城池就要被攻破了,我是防守者不能走,你先走吧。”雍氏回答说:“你要做忠于国家的男儿,我就不能做忠于国家的女子吗?”赵卯发笑道:“这怎么是女人能做的呢。”雍氏说:“那我就在您前面死。”赵卯发笑着制止了。

        2月,敌兵逼近池州,赵卯发早上起来在桌上书写道:“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妻同死,节义成双。”又写诗告别兄弟,与雍夫人穿好衣服,一起自缢在从容堂。从前赵卯发建此堂时,名“可以从容”,等到兵临城下,他领客人到堂中,指着所题匾额说:“我必死在这里。”客问其故,赵回答:“古人谓‘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这几乎就是先兆了。”

        唐震,饶州长官。当时兴国、南康、江州诸郡皆已投降,大兵进攻饶州。蒙军派使者劝唐震投降,唐震呵斥道:“我能忍辱偷生背叛国家吗?”城中少年被唐震的话激励,杀了使者。当敌人攻克饶州,唐震的仆人请求:“事情危急,番江门敌人还未占领,现在逃生还来得及。”唐震骂道:“城中民命皆系于我,我要听你的话得不死,城中百姓死,我有何面目活着?”左右不复敢言。敌人来后,把笔墨铺好,让唐震签署投降书,唐震掷笔于地,宁死不降,遂被杀害。他的哥哥唐椿和家人也全部遇害。

        赵淮,与蒙军作战兵败,被俘虏到瓜州,元帅阿术想让赵淮招降李庭芝,并许以大官。赵淮假装许诺,到扬州城下,大呼:“李庭芝!男子汉死就死了,不要投降!”元帅阿术大怒,把赵淮杀害,弃尸江滨。

        东方拜占庭沦陷的时刻,帝国哀鸿遍野。为了不做异族奴隶而自杀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沉没在历史深处的英雄们(3)

        “浮尸出海面的有十多万人”

        “一切都已昭然若揭,你所渴望的不是和平,而是战争。现在,我只能转过身去,独自面对上帝。我放弃所有与你达成的誓言与条约,我将紧闭城门,为我的人民战斗到流完最后一滴血。”

        这是拜占庭最后一位皇帝康士坦丁十一世写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的最后一封信。1453年,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的攻城战就要在两个国家之间打响。(参见《人类大历史》)

        拜占庭灭亡的前夜,传说康士坦丁十一世带着朝臣和将领在教堂祈祷,他说:“我的朋友们,我们的祖先罗马人曾被汉尼拔的大象吓破了胆,但是他们没有逃走,有理性和智慧的人是不缺乏勇敢的!”

        1453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君士坦丁堡城外,对着他的将领们作攻城动员:“这城里的男人、女人、小孩、财富都是你们的,我只要一件东西,那就是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行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它的富庶、它的文明,曾经引来了那么多羡慕和嫉妒,也为它招来了别人的觊觎和自己的灭顶之灾!

        在土耳其人围城的最后时刻,战船已经开进了君士坦丁堡的金角湾。拜占庭守军腹背受敌,士气开始涣散。康士坦丁下令死保君士坦丁堡,冒着炮火在城墙上指挥战斗。当他的副官提醒他这样太危险,要他尽快撤离时,他吼道:“在这种危急时刻,我怎么能这样离开先祖留下来的基业和王冠?我又如何面对世人的评说?我向你祈求,我的朋友,以后只能对我说,‘不,陛下,不要离开我们!’我永不会抛下你们!决心已定,誓与你们共存亡!”

        这是拜占庭帝国末代君王的勇气和人格。

        但是上帝已经抛弃了圣城君士坦丁堡。康士坦丁在城门战死。守军溃散,土耳其人蜂拥而入。

        1453年5月28日,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城堡——拜占庭沦陷。胜利者在城内进行了3天疯狂的抢劫、奸淫和屠杀,男子统统被处决,妇女、儿童沦为奴隶(参见《人类大历史》)。

        拜占庭的陷落永久地改变了欧亚的地缘政治,也极大地改写了世界历史。欧亚大陆上,土耳其人的势力奇迹般地崛起,欧洲基督教世界骤然失去了保护的屏障,不得不立即感受到来自土耳其的威胁。同时,丝绸之路关闭,欧洲人被迫向西寻找通道,发现的时代即将来临。拜占庭在血与火中沦陷,促成了大航海时代,间接地把美洲、大洋洲甚至南北极推上了历史舞台。

        而在此前的两百多年中,拜占庭东方的难兄难弟——南宋中国,拥有了相似的苦难,却远没有如此的幸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