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电话打到她家,自从和她建立这种关系以来这是第一次。
“喂,是我。今晚我和你谈些我对爱情、婚姻等方面的一些思考。”
“行”。我先说一句。“据说你对象很爱你,萨弗莱曾这样说:倘若一个人发狂地爱一个人,那么,他的任何罪过都应该得到原谅,你说对吗?”
“可惜,我不爱他(她丈夫)。是谁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女性的女子喜欢强有力的男子,但讨厌粗暴,女子渴望具有高度人道素养的力量,那种学究气与诗情同温柔、善良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你对男人,具体说来是爱人,要求的条件或素质太理论化了,没有完人,男人都有弱点,都是一个两面人。关键你是否爱他,如果你爱一个人,他的缺点往往在你的眼里就微不足道了。夫妻之间有一个规律,越有矛盾了,双方的缺点就越多。你说来?”
“你说得这个问题,不是定理,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感情问题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一个人可只爱一次,也可能爱几次,这主要取决于他(她)个人的特点和机缘。人是不愿意离群索居的,他(她)都具有在感情上进行自我恢复和滋生爱情的奇妙能力。他(她)会一切从头开始,不得不重新进行寻觅,但一定是选择,如果珍惜自己的感情,他(她)可能就不会盲目地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物件的”。
“你说得很好。有一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只有普通的,平凡的人才会长时期地”爱“同一个人,而有创造性的人,伟大的人是多次恋爱的,你说是这样吗?”
夏瑜像在考问我一样,我必须搜肠刮肚来以应答,不能自己回答,就只能旁征博引。
我说:“任何事情不能绝对化,名人、伟人中一次爱情的很多,多次爱情的也不少,爱情不能以伟人名人和凡人、普通人而定论。中国的咱不举,‘话不谈近人’吗。我知道外国的就能举出一大堆来,如牛顿与斯道拉,黑格尔与玛丽亚,法拉第与萨拉,马克思与燕妮等等,当然也有经常更换钟情对象的,如奥维德、洛贝。德维加、拜伦、歌德、雨果等等。我曾看过一篇研究这方面的文章,文章分析说:天才人物们的这种变化无常,往往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痛苦探求,同现实发生冲突所引起的失望,和试图通过不同的人来实现自己理想形象的某些特点的结合,意识创造着爱情对象的抽象而完美的模式。想象力利用种种细微的差别来再现理想的爱情内容,并使它在客观上得到体现之。但有这样一个似乎是公认的现象:具有艺术和演员气质的细腻和病态般热情的人,往往倾向于更换自己钟情对象。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相当集中的感受使他们很快地对一种恋爱际遇的单调感到饱和。他们一心追求新的对象,追求刺激的多样性。频繁地更换爱情对象(男子或女子)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为宣扬美人享乐主义作了左证。但这也是一家之言。当然这还要有一定的条件,伟人也不是都全篇一律的。黑格尔有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得到他(她)的灵魂,把他(她)的形象埋在心底,在相互信任中走完人生。其实伟人和凡人都一样,你说是吗?”
“你的知识真是丰富,越谈越多,我还真服你。”
“和你谈话真累,这也是男人的一大劣根性:在他爱的女人面前表现自己。当然只有和你才不是对牛弹琴。”
“那么我是伯子牙还钟子期?谈得时间不少了,我都累得躺在床上接你的电话了。是否结束?”
“你愿意,再谈还可以,难得有这样的空。”
“就这样,但你必须说一句话,我才结束,”
“什么话?”
“能使我今晚安心和愉快的话,看你智慧如何?”
“还在考我呀,那还不简单:我爱你——”
“好,拜拜,祝你晚安!”夏瑜扣下了话筒。
其实今晚这个话题根本没谈完。夏瑜对婚姻、爱情老感到不幸,所以她对这方面的问题思考的很多,我点上一支烟,坐在椅子上想。
今晚是认识以来谈得最长的一次。
下载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