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两人一个是有援琴之挑,一个是无投梭之拒。四目相对,情意交融,默默无语,心有所受。直到陈大娘请冒公子上楼时,两人才猛然
省悟过来。
到了楼上,董小宛请冒公子在外间稍坐,让母亲暂陪用茶,自己赶紧进房梳妆。冒辟疆端茶在手,就将楼上细细打量起来。正中一间,当
中摆着一张红木八仙桌。朝外放着一张红木条几,条几正中供着一尊德化象牙白瓷雕渡海观音,两边各放一只影青雕花瓷瓶,分别插着一束烟
绒紫和洛阳红牡丹。朝外壁上挂着一幅中堂,是唐寅的《倦绣图》。对联为钱牧斋所书:「青溪映松月,莲塘临柳风。」
冒辟疆正在作种种遐想,只见竹帘一阵摆动,一女子掀帘步出香闺,她上着鹅黄薄绸衫,下系湖绿色罗裙,如烟里芍药,出水芙蓉飘然而
至。她来到辟疆跟前,深深万福,驭动朱唇说:「往日劳驾茅舍两次,今朝又屈公子久候,小宛这厢有礼了。」
冒辟疆慌忙起身拱手还了一揖道:「何必如此多礼。自从李香处得悉宛君过人之处,急于求见。虽两次空劳,今幸得见芳容,平生足矣。」
董小宛就在冒辟疆对面坐下,一边品着碧螺香茗,一边谈了开来。
冒辟疆问道:「请问小宛姑娘,那大门上的对联大概是你的手笔吧?真是意境清雅,内涵高深。」
董小宛两颊腓红含羞说道:「不过东涂西抹罢了,实在不堪入大雅之目,还望公子多指教。」
(bp;冒辟疆笑着说:「宛君过谦了。」
董小宛问道:「不知公子闻墨如何?」
冒辟疆搓着手掌慨然说道:「惭愧,惭愧!文愧金声,才非润玉。兔丝燕麦,虚有其名。六次入阖,皆名落孙山。只怪才疏学浅,自不如
人。」
董小宛安慰道:「依妾鄙见,你们复社名士欲登龙门,有如探囊。公子不过时机未到,大器晚成罢了。」
交谈中,冒辟疆又讲了出闱后,即打算来闾门拜访,不料母亲突然生病,不得不赶回老家探望之事;小宛也道了来苏州后,又遭市井无赖
骚扰,不得不外出躲避之情。
两人正谈得云山雾海,使女惜惜来告:「套房收拾妥当,请公子和姐姐里面就坐。」
进入房内,董小宛请冒辟疆上首坐下,亲自为他斟酒布菜。酒还未过三巡,董小宛已是面若桃花,脸泛红云,含情脉脉,秋波荡影。
辟疆想将她纳为侧室的话说出来,又恐冒昧唐突,故欲言又止。这时惜惜上菜进来,见两人四目相对,凝思出神。她心领神会就势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