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2 / 3)

+A -A

        “哎,那可真巧了,家初晴就爱干这种事儿!说起来,如娘这是前几日军演中挺出色那位崔家二房嫡长子的胞妹吧?”长史娘子把崔文康那不算头衔的前缀给一整串儿都报了出来,生怕含含糊糊的弄错了。

        她听着师姐的暗示觉得不怎么真实,压根儿没指望女儿能嫁入一流世家的时候,居然亲口听郡主说愿意给自己家做姻亲,像是天上掉馅儿饼来着。

        “没错,这俩是同胞兄妹。他们生母是族妹阿莹,可惜早逝了,没了亲娘的孩子可怜——哥哥都十□了还没给说亲,妹妹倒先嫁了。”清江郡主明明白白的表示崔文康是大龄未婚男青年。

        长史夫心里有谱了,没说亲只是家里给耽误了不是这郎君自身有问题。

        之后,她又听得师姐给补充了更多内容:“这俩孩子的父亲年初左迁至夫君治下做刺史,一眼见着如娘就喜欢,干脆抢到家当了儿媳。她哥哥也是个好模样的,还挺有志气,虽不得父母垂怜却自己奋发着准备参加武举,将来外放了做个果毅都尉之类的绝没问题。”

        有的家里忌讳父母没能双全的,事先必须得说清楚,清江郡主顺便还表示了崔文康做不了文官,并且与继母不和准备自立门户,将来或许得不到家族多少照拂,但媳妇儿头上却不会有正经婆母刁难。

        其实,崔文康正适合余初晴这种应付不了世家大族复杂际往来的小娘子,只是,不知道号称书画双绝的余长史能不能接受一个有些“粗鄙”的女婿?

        “一直没说亲,那得有屋里伺候吧?”长史夫出意料的没怎么意文武之事,只从内宅生活角度出发皱眉提问。

        听她这么一问,清江郡主心里顿时笑开了花,这小师妹和从前一比更识时务,当初她看可是只瞧才华不论其他的,这会竟也知道风流才子不靠谱了。

        郡主郑瑜举起团扇半掩了唇,低声道:“听说之前倒是有亲长刻意安排了不少,可一想明白那都是被故意塞来消磨意志的,哪还能倾心以待?”

        这话一说,连她都觉得崔文康是个挺不错的联姻对象,这年头有几个世家子弟能洁身自好不喜女色的?

        长史娘子心里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盘,准备回家和丈夫、公公好好商议一回,顺便再查查关于这崔文康的各种事情,她记得这郎君前两年风评不算好,因此也没列入考虑范围,听清江郡主这么一说,仿佛是继母作祟的缘故?

        若本质是个好的又有前景可观——说不定,自家也能捡个漏?

        “九月初三,到家来赏菊、饮酒吧,好久不曾和师妹一同赋诗、作画,有些怀念呢,”清江郡主拉着长史娘子的手,做出了聚会邀请,“若是有空,还可带上家儿女正好与儿媳做个伴儿,她也是个爱诗画的。”

        十来日时间,足够男女双方下个定论了,若余家的带上女儿赴约喝菊花酒自然是表示对这亲事有意,不带,那就当今日压根儿没提这茬。

        清江郡主和长史娘子相约聚会时,婉如则已经说动了祖母和大伯母马上着手给哥哥找个好媳妇。

        既然崔文康要说亲,那聘礼、宅院与一应杂物就得准备上了,按前例这笔钱不从公中所出都由各房自行安排,大伯母犹豫着看向了自己婆母,要让长房跑腿倒还好,可还得出钱给侄儿成亲的话,那可太亏了。

        袁老夫很豪气的从自己私房中给了孙儿五百两黄金做迎亲之用,又爱怜的拉着婉如的手叹道:“出嫁得匆忙,家里都没能来得及添妆,如今也拿三百金去,再添三套头面,就当是娘家给的私房了。”

        婉如平白得了意外之财顿时很是惊喜,赶紧谢过祖母又替哥哥操心道:“五百金要京城边上买庄子再准备点衣饰之类的倒也够,但若是要去风雅家提亲,却需要准备点特别的礼物做纳采之用。”

        五百金只能说凑合能用却不够体面,真正的好东西不可能拿着钱就能马上买到,而要求金贵之物又岂是区区几百金能办到的?大伯母卢氏微微蹙眉,心想侄女这话是算计公中收藏还是有别的用意呢?

        她没急着搭话,略一停顿就听得婉如乐呵呵的笑了:“前些日子哥哥从舅舅家取了阿娘的嫁妆单子来,略看了看,其中有一幅前朝顾先生的《群鹿图》以及他的一对书法立轴,嗯,还有杨画圣的《八骏图》,闵家山水的《春江渔钓图》,这些都挺合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将门娇妻 第59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