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石
'气味'苦、酸,暖,有毒。
'主治'砒黄:治疟疾肾气,带之辟蚤虱。冷水磨服,解热毒,治痰壅。磨服,治癖积气。除齁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疬。砒霜:疗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不可久服,伤人。治妇人血气冲心痛,落胎。蚀痈疽败肉,枯痔杀虫,杀人及禽兽。
人人都能扪摸
传说天竺国恒河水中产一种砂,极其坚硬,可以钻玉补瓷,就是大铁锥砸上去,也奈何不得,这便是金刚石。想当初刺客暗杀秦始皇帝,除了荆轲图穷的匕首,也有张良和力士埋伏博浪沙百二十斤大铁锥的狙击。如此颠覆都不能得逞,该说那始皇帝的性命,一如金刚石般坚硬了。
始皇帝的相貌气度,今天早已无可想象,不过以汉高祖和楚霸王两位重量级的目击感言——大丈夫当如是,彼可取而代之——来判断,必定堂堂凛凛,方才能够如此令人心碎。
相比之下,帝王性命一般的金刚石,就远没有那么气派了。旧书上描写说,它的形状宛如老鼠的大便,颜色青黑,仿佛铁石。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那瓷器活儿。足见它的切削如泥。可大便一样的狰狞面容,怎么也让人提不起足够的尊重。
但它的坚硬,却是不争的事实。据说只有羚羊角,轻轻敲击,那滩钻石级的大便,才会顿时冰泮瓦解。
羚羊角却是著名的禅宗公案。《景德传灯录》上记载,某禅师诱导徒儿们说,吾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吾若羚羊挂角,汝向什么处扪摸。这话浅白,却因为潜伏禅机,并非人人晓畅。传说羚羊晚上睡觉,把角挂在树上,脚不沾地,狗便无迹可寻。此说确否,没有考证,惟愿藏地的它们有此绝技,免遭荼毒。那某师的意思,无非是说,佛之顿悟,不可让言语文字拘泥挂碍,偏要迎头参破,不做那狗才是。这路子一如佛是干屎撅,于无处扪摸时,方才扪摸。
被羚羊角做了克星的金刚,则往往被比喻为佛性,所谓金刚至坚,能坏物而物不能坏。譬如手执金刚杵全裸出击,坐落山门左右守护佛法的哼哈二将,便是怒目作勇猛之相的金刚力士。另外一个譬如,便是《金刚经》。本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大师所译。般若即智慧,波罗蜜便是横渡彼岸。经上说,般若之体,清净不移,能断烦恼,宛如金刚。
这却有些不妥。按照某师教导,狗无可寻的羚羊角,原是不能了悟的烦恼;佛如金刚,无坚不能摧毁,但传言的常识又说,羚羊角单克的就是金刚钻。照此道理,我佛禅机只好被烦恼纠缠,永无了断参透之日也。这也未必是错。若我佛真是干屎撅,人人都能扪摸,我佛就不成其为我佛也。
这夹缠公案,原是佛家事,不干俗人什么,可《本草》上居然堂皇胪列,令人不免有窥阴之癖骚动。翻来看了,找到主治一栏,只说磨水可以涂抹汤火伤口,并且没有效果云云的阐释。但之后一句,却朗朗写着:作钗镮服佩,辟邪恶毒气。
这才果然有些意思。所谓作钗镮服佩,说白了就是穿戴镶钻的首饰。冶容诲淫,是人人皆知的古训,却在这里迎刃崩溃。一副钻饰,开销咋舌,足以破家,但如果祭起辟邪解毒的法器,从护卫身家性命入手,这家便破得有了道理。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读书破卷直逼《本草》,起码能给自己置办金刚首饰,留下立地成佛人人扪摸的堂皇伏笔哟。此当与天下女子抄来座右,共勉。
金刚石
'主治'磨水涂汤火伤。作钗镮服佩,辟邪恶毒气。
花下本来可以不死
话说汉朝时成都城里有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名叫狗子,才气横溢却是个结巴,只好练就一手好文章,作品说话。有个素日相交的朋友,发迹做了县令,狗子不免投奔。本县素来经济发达,听说最高首长有客来访,财主们当然踊跃做东烧钱。狗子早就知道主人家有个眉如远山脸若芙蓉肌肤柔滑像板油的女儿,妙龄十七,新近守寡,于是酒席上趁着酒酣耳热,抚琴一曲,歌词大意是: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主人家小寡妇对狗子倾慕已久,听到如此挑逗的琴音,不免藏头露尾的偷窥。狗子心领神会,买通丫鬟,和寡妇连夜逃回成都。
这是妇孺皆知的私奔故事,寡妇自然是卓文君,狗子无疑是司马相如。一晌贪欢之后是结结实实的社会现实,文君是富家女,贫穷的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