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琳急忙拦下她:“阿姨,您别这样。学长肯定也不想变成这样,这不是他的错呀。”
“这不是他的错……”浑浊的泪水流过布满皱纹的脸,滴滴答答地落在洁白的床单上,“都是我的错……我造的孽!这两个孩子变成这样,都是因为我对另一个孩子造了孽……报应呀,现世报……让我受多大的罪都好,不要再折磨我的孩子……”
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姑娘,孝琳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合适的话语才能安慰这位伤心的母亲,只能愁苦地、不知所措地看着她放声痛哭。最后,在那凄惨的哭声感召下,自己竟也忍不住落下眼泪,低声抽泣起来。
正在两个人忘情地哭成一团的时候,传来了敲门声:“孝琳,给妈妈开门。”
孝琳赶紧扶韩妈妈在沙发上坐下,潦草的擦了擦泪水,慌忙跑去给母亲开门。
一开门,曹老师看到女儿眼睛红红的,里面分明还藏着泪水,便心疼地说:“怎么又哭了?都这么大姑娘了……唉,快去洗洗脸。”
孝琳听话地去洗手间洗过脸,回来,曹老师已经在摆好了饭菜碗筷。再看沙发上,韩妈妈也停止了哭泣,正在默默地擦着眼泪。
“丁阿姨身体不舒服,我们先回家了。你好好吃饭,下午让爸爸过来替你。”
嘱咐完女儿,曹老师温柔地搀扶起韩妈妈,二人一起出了病房。
下午,孝琳回到家中,像只粘人的小猫一样,围着母亲转来转去。曹老师一眼就看穿了她的小把戏:“你明天还要上班,不去休息,在这里转悠什么呢?”
“妈妈——”孝琳撒娇地依偎在母亲身边,嗲声嗲气地说,“您今天跟丁阿姨出去,说过悄悄话了吧?嘿嘿……能不能透漏一点儿给我。”
曹老师轻轻戳了一下她的小脑瓜,拒绝道:“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
“人家已经不小了嘛。”
之后,任凭女儿用尽浑身解数,母亲都守口如瓶、不为所动。结果,白费半天气力,孝琳无奈地嘟起小嘴,不情愿地回到房间躺下,心说:哼,妈妈不告诉我,明天,我去爸爸那里找答案,不信他老人家不告诉我!
第一卷人生若只如初见第八十七章来龙去脉
第二天,孝琳从学校下班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去找父亲打探消息。
不过,天神好像已经被曹老师打过预防针了。起初,也是一副“软硬不吃”、“坚强不屈”的强硬态度,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女儿那泪水汪汪的可怜模样着实令他心疼,心思逐渐动摇起来。经过瞬间的“深思熟虑”,迅速分析了一下说与不说的“利害关系”,终于,还是决定把所知的一切告诉她:
原来,韩妈妈与韩爸爸的婚姻是基于“指腹为婚”约定的包办婚姻。韩爸爸早年在城里念书,接受的是来自西方世界的“文明教育”,脑袋里装的自然都是“自由”“民主”“个性解放”之类的新思想,接触到的也都是有着同样志趣和抱负的青年人。回到村里,成亲以后,跟自幼在乡间长大,固守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韩妈妈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彼此相敬如宾,平安度日罢了。
韩爸爸一直醉心于音乐创作,而且确实很有天赋,在学校的时候,他的曲作获得过很多奖项,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专家的好评。在这乡下地方,村民也承认他出拉弹唱得好听,但是,终归是一项“中听不中用”的屠龙之技,对于种地一定用处也没有。虽然韩家有些家底,在当地算得上是大户,也经不住坐吃山空,于是,韩爸爸又重新回到城里寻找工作。在学校教书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红颜知己,据说是个会跳舞的大美人。
为了能够跟心上人在一起,他毅然对已经有两个孩子的韩妈妈说了“离婚”——这在传统的乡下,是一件不可想象的灾难性事件。在遭到韩妈妈和双方父母的拒绝之后,他竟然不辞而别,自顾自地回城与那女子住到了一起。不仅对韩妈妈和两个孩子不管不顾,对被他气病的老人们也不闻不问。直到老人们去世,他也没有再在村里出现过。
愤恨难平的韩妈妈一怒之下,发誓跟韩爸爸断绝关系。对孩子们说,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了。后来,为了给孩子们一个安定、有尊严的生活环境,韩妈妈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那个被人指着脊梁骨嘲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