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1 / 3)

+A -A

        ?br/

        不过没有工厂也有没有工厂的好处,玉章溪在桂园村流域的水质很好,虽不至于清可见底,但溪中的鱼虾也是随处可见。

        条件稍好的村里人都在房前屋后打了水井,装了水泵接上自来水管,省去了每日到溪边挑水之苦。而清贫的人家就得每天早晨到溪边挑水,供一日之需,有时还能见三两妇女在溪边嬉笑洗衣。

        最让苏缨惊奇的是翻过东面的牛头山居然就是海,山那边有一块不小的滩涂荒在那里,傍晚时候常有大人小孩到滩涂上赶海,或挖礁石上的牡蛎,或捡些小鱼小虾小螃蟹。

        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桂园村有山有海,却一直无法发展起来,除了一部分是因为村里这犄角旮旯的地形,不成规模的山林和滩涂,还有一部分原因都是这路惹得祸啊。

        镇里的领导说是因为桂园村的盆地地形,给修路增加难度,但这毕竟不是主要原因,铁路都能修上青藏高原呢,这点难度算什么?关键还是经费的问题。

        桂园村地理位置实在是比较偏远,虽说有山有海,但是地形和面积决定了工厂企业很难在这里生存发展,在这里投资建厂,一是规模上不去,二是交通不便利。

        第六章泡菜

        更新时间2010…5…812:21:30字数:3073

        省是一向很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在这种传统下,各级政府都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在省城的许多农村,都做到了村村有企业,甚至是家家办工厂。上级当然是愿意把经费用在修大修好其他交通便利,条件充分的农村道路上。

        所以在省城往桂园村的路上,其他路段都是水泥路,只有桂园村路段是尘土飞扬的黄土路。

        “啥?翻过牛头山就是海了?我咋都不知道。”林达一脸吃惊。

        “你知道什么?你总共才在桂园村呆过几天啊?你这个地理白痴,连永乐镇是个沿海小镇都不知道,镇里17个村,有10个村是靠海的。”

        “那我怎么以前都没在村里吃过啥海鲜。”省是个沿海省份,特别是省城人尤其爱吃海鲜,大小聚会上总少不了几道鱼虾蟹蚌。林达和苏缨都是海鲜爱好者,两人常在周末的时候开着车到海边吃海货。

        “你当桂园村是大渔港啊?就赶海那点小鱼小虾,还不够几个人吃的,哪有人拿出来卖,村里好些人还没吃过海味呢。”

        “哈,那这滩涂也算是个鸡肋了,我的大白菜看来得收了,再长下去可得老了。”林达顺手接过苏缨手中的半根黄瓜,边啃边说,“味道真的不错啊。”

        “得,刚解决了上海青,又来了大白菜,我又不是兔子。”苏缨翻了个白眼。

        “这大白菜可好了,营养丰富还容易储存,过去人家冬天没有蔬菜,就靠吃大白菜呢,能吃一冬天。”

        两人边收边聊,待收完一看,却是吓了一跳。

        “哎哟,我的妈呀,这么多啊。”看着堆成小山一般的大白菜,苏缨咂舌。

        “大白菜的产量本来就比上海青高嘛,咱们餐桌上又多了一道蔬菜哇。”看着自己亲手种下收获的成果,林达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这下好了,几个礼拜都不用买青菜了。”

        “吃了咱们这空间产出的蔬菜,市场的菜简直是不能入口嘛。”

        空间里的蔬菜口感的确比市场、超市里的菜要好得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真正绿色无公害的关系,比超市里那些包装着绿色无公害蔬菜袋子奇贵无比的蔬菜还要好吃不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种玉记-- 第5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