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 2)

+A -A

        作品:白轮船-故事外的故事

        作者:'吉尔吉斯斯坦'钦吉斯·艾特玛托夫力冈译

        内容简介:

        它通过一个七岁孩子的悲剧性故事,把富有寓意的神话、孩子五色斑谰的幻想与严酷的现实紧密交织在一起,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善与恶的重大社会问题。

        作者简介:

        艾特玛托夫(1928…)是著名的吉尔吉斯斯坦作家。他曾三次获前苏联国家文学奖、一次获列宁奖,他写的十二部中篇小说无一例外地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剧。有的还被改编成歌剧、芭勒舞剧,这在前苏联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本书收入他的三部中篇《查密莉雅》、《永别了,古利萨雷!》、《白轮船》,每篇都鲜明地体现了作家的艺术特色:清新的生活气息,独特的民族风情,浓郁的抒情格调,对真善美的势情讴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蜜和酒,甘甜芬芳得让你陶醉其中。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世界127种文字。

        正文

        第一章

        他有两个故事。一个是他自己的,别人谁也不知道。另一个是爷爷讲的。到后来一个都没有留下来。我们说的就是这回事。

        这一年他满七周岁,虚岁八岁了。

        开头是买了一个书包。一个黑色人造革书包。提手下面有明晃晃的金属拉链。有装小东西的小夹袋。总而言之,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平平常常的书包。也许,种种事情就是这个书包惹出来的。

        这个书包是爷爷在外来的流动售货车上买的。流动售货车经常带着山区牧民所需的货物到处跑,有时也到圣塔什河谷他们的护林所这里来转转。

        从护林所这里往上去,峡谷里,山坡上,全是国家保护的山林。这个护林所总共才三户人家。可是流动售货车还是时不时地来光顾一下这些看山林的人。

        他是三户人家中唯一的男孩,总是他首先发现流动售货车的到来。

        “来啦!”他喊着朝各家的门口或窗口跑去。“卖东西的汽车来啦!”

        这条行车路,从伊塞克湖畔通到这里,一路上经过的全是峡谷、河岸,一路上净是石头和坑洼。汽车走这样的路是很不简单的。流动售货车来到卡拉乌尔山前,就要从谷底慢慢往山上爬,然后再顺着又陡又光的斜坡往下走很久,才能来到护林人的家门前。

        卡拉乌尔山就在旁边。夏天,小男孩差不多每天都要跑到山上去,用望远镜眺望伊塞克湖。站在山上望去,路上的一切——步行的,骑马的,更不用说汽车啦——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就象在手心里似的。

        这一次,是在一个炎热的夏日,孩子正在自家的水池里玩水,看到汽车一路灰尘滚滚地顺着斜坡开了过来。水池就在河边线水处,水底是沙砾。这是爷爷用石头垒成的。

        如果没有这个水池,说不定这孩子早就不在人世了。正如奶奶说的,河水可能早就冲干净了他的骨头,一下子冲到伊塞克湖里,给鱼鳖虾蟹做伴去了。而且谁也不会去找他,谁也不会哭他的,因为谁也犯不着钻到水里去,因为没有多少人心疼地。暂时还没有出这种事。要是出了这种事,说不定奶奶真的不肯扑上去救他。如果他是她亲生的外孙,那当然不同啦,可是,他呢,奶奶说,他是外人。不论怎么养活他,不论把他拉扯多大,外人总归是外人。外人呢……要是他不想当外人呢?为什么偏偏他该算外人?也许,外人不是他,而是奶奶自己呢?

        不过,这一点以后再讲,爷爷修水池的事也以后再讲……

        且说他当时看到了流动售货车,车子正在下坡,车后拖着一团团灰尘。他高兴极了,就好象知道准会给他买一个书包似的。他立即从水里蹦出来,很快将裤子套到细细的腿上,身上还水淋淋的,浑身发青(因为河水很凉),便顺着小道朝家里跑去,他要抢先报告流动售货车到来的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