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 / 3)

+A -A

        景王冷声问:“你怕父王怪罪于你?”

        君闲点点头:“谁不贪生,谁不怕死。”

        景王将相扣的手腕甩开,头也不回地转身即走:“我现在就入宫!”

        君闲坐下在文书上画了又画,长长地叹息一声。通州,那不是十七王爷的封地吗?那个原本就好游山玩水,在陛下五十大寿后就彻底放弃封地走遍天南海北的王爷,要真的做出些动作才好,最怕他什么也不做,默不作声地将帝京陷入险地。

        单靠这区区幼军,他完全没有把握应对十七那未知的招数。若是十七找到了像兰蓝那样的奇人,他又该如何应对?上次袭击景王已经是兰蓝临走前冒着暴露身份的危险,最后帮他做的一件事了。偌大的帝京,仅有赵砺指挥巡防营可以和十七一较高下。

        都说曾参杀人三人成虎,现在两个儿子都进言,陛下应该不会再多疑,安心将赵砺派出来。

        君闲定定神,将唐越召了进来,明令他明日无论如何也要把难民留在幼军新营中。唐越也知君闲在烦恼什么,自告奋勇地让底下的人分散去探听其中可有散发流言、鼓动民众的可疑人存在。顺道可以拿出军中粮食好好招待,吹嘘一下军中的伙食有多好,拉几个人为国效力。

        唐越手下的人原本是奴隶出身,跟着他活得越来越滋润,早就对他服服帖帖。这点嘘寒问暖打探消息的小把戏自然不在话下,保证能把难民捧得比大老爷还高,把军中的日子说得比神仙还快活。

        见唐越志得意满地离去,君闲合眼,握住景王在手腕留下的淤青,脑海里却浮现出临帝五十大寿那年的宫宴……

        番外:十七王爷

        宫宴,真的是很麻烦的事情。

        但是陛下的五十大寿,连不知道云游到哪儿去的十七王爷都载着礼物赶回来,他小小的武侯世子,当然不敢托病不来。

        悄悄离开了琼华殿,小小的君闲百无聊赖地踱步在御花园中,完全没注意到宫人们一脸惊奇:这孩子怎么对皇宫这样熟悉?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丛花前。这花开得繁茂,一个人睡在里头都可以。再加上日正中天时,一旁的树会筛掉太过刺眼的阳光,躺在这里偷睡再舒服不过了。

        东宫在御花园东面,北面是泰和殿。陛下以前待几个孩子极好,常常抱着他们到泰和殿上远望,指着大江尽头说那里便是临朝疆土的终处,到了那里就是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了。当时渝妃跟二皇子也在场,眼里泪光盈盈。

        渝妃的故乡是陵县,被称为江海门户,因为思念家乡,皇儿的名字取成了景海。私底下她却是叫皇儿为静海,期盼终身捕鱼为业的父兄出海时能平安。

        可惜温顺的渝妃去得太早了,二皇子也在她去世两年后就自请回封地,弃了大县,定居渝妃的家乡陵县。

        遥遥见到北面琼华殿的楼影,他的神色有些恍惚,曾经在陛下身边玩耍的那些孩子们已经走的走死的死,再过几年,应该就没有人记得那些恩宠了。

        忽然间,低低的笛声在花丛深处传了出来。不像箫声婉转凄凉,这笛声清亮,仿佛清溪出山,潺潺不绝。

        君闲上前一步,看清花中人,不由一愣。

        那孩子约莫十二三岁,琉色华袍衬得他容貌愈发清贵。朱唇凑在碧玉笛边轻轻吹奏,笛声无忧,双眸却紧闭,看不出里面的情绪。

        也许是踩到花枝的声响扰了那孩子,他蓦然睁眼,对上君闲微愕,却沉静依旧的目光。他抿着唇,语带不悦:“武侯世子?你怎么在这里?”他不喜欢旁人到这里来,尤其是上回害他迷路的家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庸臣 第16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