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 / 3)

+A -A

        笔翘煲隽俪?br/

        景王悬着的心始终定不下来:“父王,儿臣是幼军督军,请让儿臣前往常山!”

        临帝严厉地望着他,教训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你可曾记在心里!”

        景王道:“儿臣只知道儿臣的部属还在常山!”说罢竟不再管临帝的阻止,直接朝宫外走去。

        临帝心烦,挥挥手让朱景瑞也退下。朱景瑞刚回到东宫,就看到他的谋士们齐聚一堂,他跟他们讲了大致情形。众人脸色沉重,其中一人道:“殿下应该跟景王一样,到幼军中去才是。”

        朱景瑞有些沉怒:“此话何意?”

        那人接着说道:“帝京不可能失守,亲临常山,不仅得军心,还能立功!”

        朱景瑞知他说得有理,心中却排斥这种做法。眼睛下意识地移到懒洋洋坐在一旁的林子任身上,见他有话欲说,便问:“子任,你有何看法?”

        林子任瞥了那几个正在算计得失的谋士一眼,随口说:“唐家小子看起来很担忧,派他过去吧,顺便带点东西嘉奖得胜之师。”

        唐清的确脸色紧张,他唯一的弟弟还在常山,当然满心焦虑,一听到林子任的提议,恨不得立刻赶过去。

        几个谋士也点头赞赏,总算不跟林子任唱反调了。见太子点头,林子任立刻恢复常态,大摇大摆地走出议事厅,“殿下,我先去睡一觉。春天还没有到啊,怎么就这么容易困……”后面的话被身后的责骂所淹没。

        在这个时候,幼军已经坚持大半个时辰了。

        他们所面对的是充满憎恨的七王旧部,中间有许多人曾跟着七王风光一时,如今甘愿化作难民潜行至帝京,完全是为报当年施时杰血洗七王封地之仇。

        所有的障眼法,在浩浩荡荡的大军面前都没有用。君闲刚翻过常山,就发现事态不妙。来军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多,下手也更狠。他仅领了两千人,简直是给对方塞牙缝都不够。

        君闲当机立断地下令:“快退!入山林!”远处的大军已燃亮防风灯,方圆百里明亮如昼,连空中的雨丝都映着光。他遥遥见到大军中华袍猎猎的首领,有个念头不断冒出又被强行按下:“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比起幼军的慌乱,七王旧部中的将领则激励道:“王爷已经骗开巡防营!大家攻过常山就能直捣帝京!”

        “直捣帝京!”

        “直捣帝京!”

        震天呼声传来,君闲脸色大变,立即点燃带在身上的信火。除了引军到长云坡,他平日里跟唐越也商量过其他的应变方法。唐越明白这是布阵的信号,命手下百名士卒散开,协各部完成阵法。他在那半个月的日子里曾暗中诱导各队每日相互布阵。不过这横跨整个常山的阵法他们还没有尝试过,君闲也说过不得已不必冒险……

        万不得已……

        君闲身上背着一把弓,正是幼军统领所配。他平时从来不会带着它,这次带在身边。

        对方毫不设防,显然是没有料到幼军中有百步穿杨的弓箭手。只要一箭过去……

        君闲正迟疑,耳边立即响起几个将士的劝告:“大人!您快退!钱副统领命我们千万要护住您!您——”还未说完,身上已中了一箭。

        七王旧部的箭阵已经列成,将君闲护在中间助他后退的士卒倒了大半,他们都是寻常的平民子弟,能入幼军是他们分外欣喜的事。

        钱伯颜是个称职的副统领,即使升上统领位置的路被他阻断,仍毫无怨言。

        幼军的将士们原本好逸恶劳,现在已经能在夜间的山林里穿行,布下那前丞相呕心沥血教导的阵法。

        这是他的部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之庸臣 第19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