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祖很满意地点点头。
“陈先生、焦小姐,现在我愿意回答你们的问题,请提出来吧。”
“王先生,请您谈谈和焦东方的第一笔生意。据我们了解,您是地平线饭店的承建商,当时地平线饭店采用了国际招标,您是怎样中标的呢?”
“陈先生,你真是下了大力气呀,连五年前的事请你都知道。我对在中国投标,很没有信心。你们的经济结构是听命于政府,所以,当我知道了焦东方是焦市长的公子,嗅,当时他是市长,我就拜托孙奇介绍,认识了焦东方。他们来新加坡考察,我在酒楼设宴……”
年前的一天。
王耀祖请孙奇、焦东方、千钟在他的酒楼吃饭,席上珍味满桌。
王耀祖举起酒杯说:“几位高朋,在新加坡多逗留几日,给我一个尽地主之谊的机会。”
孙奇不屑地说:“只怕你这座庙小,供不起我给你请来的这两位大佛。”
焦东方拍着千钟的肩膀说:“真佛只有一位,千钟千助理。主管城建的一支笔,在这儿呢。”
(bp;千钟赶紧摇头,“我哪里是什么真佛,顶多也就是护法的韦驮,真佛是焦市长。东方至少也是个候补佛吧。”
王耀祖谦卑地说:“东方兄,以后要请您多多关照峻。接到了地平线大厦招标通知后,我已经组织人写了标书,您看看行不行?”
王耀祖郑重地递上标书,焦东方推回,哈哈一笑。
千钟、孙奇跟着焦东方会心地笑。
王耀祖被笑得发毛。
“我……说错了什么?”
焦东方忍住笑说:“没错,没错,错的是你不了解中国国情,你以为是资本主义呢,标书写得好,就能中标,哈哈!”
王耀祖不解地摇头,“标书要是写得不好,就更中不了标呀。”
焦东方又笑起来说:“王老板,你穿一双皮靴,脚脖子痒痒,你隔着靴子挠,能解痒痒吗?哈哈哈哈哈!”
孙奇怕把王耀祖搞糊涂,解释说:“东方,王老板是个老实人,你就别让他闷在葫芦里了,窗户纸不点不透嘛!”
焦东方说:“那就你来说吧。王先生是你介绍的朋友。”
“招标,不过是个形式,功夫在诗外,在中国没有谁能靠标书中标,要先期私下交易,谁能中标,早内定了。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哈哈哈哈。王先生,这回你明白了吧?”
王耀祖起身举杯说:“多谢指点迷津,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