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3 / 3)

+A -A

        “开会。今天的会,不是市委常委会,也不是常委扩大会。市里原来就有一个叫突发事件对策小组的机构,太平盛世,没有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所以这个机构活动不多。今天开的这个会,是突发事件对策小组的扩大会。我是突发事件对策小组的组长,方浩同志是副组长,蒋大宾同志是常务副组长。参加今天会议的除公检法司外,还有工会、卫生、市社会科学院、武警、驻军、消防、交通等方面的负责同志。根据工作需要,苏南起和辛茅两同志吸收为突发事件对策小组的工作人员。”

        焦鹏远发现坐在左侧的方浩额头出汗,关切地问:“老方,你是不是太紧张,怎么直冒汗?”

        坐在方浩旁边的蒋大宾说:“方书记昨天夜里被抢救了一次,今天是带病来的。”

        方浩摆摆手说:“没那么严重。焦书记,接着开会吧。”

        “老方,你这个分管政法的副书记担子更重了哟。同志们,林市长没能来参加会,他在接受治疗。大家知道了,林市长在重机厂宿舍遭到工人的围攻,一个叫施三宝的人袭击了林市长,导致林市长犯了心脏病,经过及时抢救,现已脱离了危险期,但目前还很虚弱。由于王双喜、王紧跟一家人自杀,工人队伍里一些不明真相的分子想借机闹事,上街游行,这就是今天把大家请来的原因。维护好社会的安定,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今天,我们就是集思广益,找出木安定因素的根源,认清目前的工作重点,制定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措施。绝不能手软,两个拳头都要硬嘛!”

        出席会议的二十多人个个神色紧张。

        焦鹏远用铅笔敲敲桌子,“蒋局长,施三宝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这个……由陶铁良同志汇报吧,是他经手的。”

        蒋大宾丢给陶铁良一个眼色,陶铁良站起来。

        “本案还在侦查之中,认定施三宝袭击、殴打林市长,证据……不足…·”

        “证据不足?”焦鹏远瞪着陶铁良,“证据要是像上超级市场购物想要什么就有,还要你们公安局干什么?林市长亲自对我讲述了他被殴打的经过,难道林市长会说假话?医院的诊断书也写得明明白白,苏南起同志、辛茅同志当时在场,也提供了证言。你们还要什么证据?蒋局长,贻误战机,你们是要负责任的!

        陶铁良没敢吭声,默默坐下。

        焦鹏远的语气温和了些,“对不明真相、上当受骗的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也把搞理论的同志们请来了。清本正源,搞理论的同志也是责任重大,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要谈的?”

        瘦长脸的李公显咳了一声说:“既然焦书记点了将,我就说几句吧。不对的地方请焦书记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焦鹏远微微点点头说:“我来报个幕,李公显,著名理论家。他的文章诸位一定是看过的,但人不一定认识。公显同志深居简出,所以和大家见面不多。”

        “焦书记过奖了,”李公显笑了笑,“作为马列主义理论家今天参加突发事件对策小组的会议,我确实感到责任重大。我们搞理论工作的,虽然拿笔杆子,不拿枪杆子,但也同样肩负着保卫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使命。有人讥笑我们是‘二杆子政权’,这正说明了他们害怕我们的枪杆子和笔杆子这两个杆子。两个杆子坐在一起开会,就是我们的优势。枪杆子,还牢牢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但笔杆子,已经出了严重的问题。一些知识分子、报刊杂志,以改革为名,自觉不自觉地搞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和平演变,把思想搞乱了。工厂也不是真空地带,也必然会受到自由化的影响,所以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鼓动之下才要闹事。”

        辛茅托着腮,凝视侃侃而谈的李公显。是他把李公显推荐给焦鹏远,建议请此人参加会议。但辛茅心里看不起李公显,因为他就是岳父所说的那个跟错了人反而升官的人,由于找一位与自己观点完全相同的理论家不太容易,他只好推荐李公显,以免自己势单力薄。

        “看问题,不能太简单。王双喜、王紧跟,两代劳模突然自杀,向我们发出了警钟。海明威写过一部书叫《丧钟为谁而鸣》,今天我们要问,警钟为难而鸣?”

        方浩顿时提起了警觉,注意听李公显的发言。

        “任何偶然事件的发生,都是客观大环境的必然因素造成的。工人阶级领导地位的丧失,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的问题。新兴的资产阶级,包括那些所谓的民营经济、个体户、大款,对工人的剥削也已有目共睹。工人阶级无法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都市危情 第116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