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1 / 3)

+A -A

        孙阿珍清洗着锅碗瓢盆:“新房子一定要有个好厨房,装上抽油烟机。”陈保良整理着很久没有用过的旧渔网说:“要有书房,买个书橱。”杨杨跑过来说:“要有一个小房间,还要装电脑!”

        孙阿珍满手是洗涤精泡沫:“杨杨,去睡觉,明天不上学啊?”

        杨杨说:“奶奶,明天真的不上学,你忘记了,星期六啊!”

        陈家辉想:新房子里一定要有卫生间。

        第二天一大早,陈家辉一家开始搬家,一行人不知道从哪儿绕道开来推土机催着陈家辉家快点搬。曹添鸿带着十几个人来了,先将家具杂物一股脑儿搬到一艘十多吨的铁驳船上。

        拴在码头边柱子上的缆绳解开了,挂桨柴油机突突地一阵响,铁驳船慢慢地开动起来,船与岸的距离愈来愈远。孙阿珍忍不住回头一看:很久以前就盼望着拆掉的房子,如今真的要拆了,心里酸酸的。推土机轰隆隆的声音传过来,孙阿珍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陈保良也默默地看着那绿树掩映中那房子,那曾经是他的家,可惜,转眼间就慢慢地倒塌了。

        铁驳船渐渐地开快了,船头分开水面汩汩地溅起片片浪花。

        铁驳船顺水而下开到陈家辉舅舅家,一帮人再将东西搬上岸。一些家具杂物已经支离破碎了,急得孙阿珍连连喊苦。

        陈家辉家以19万元的价格签订了协议,第一个拆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桃花渡。张小渔、张玉勤、张五万、窦兰珍等十多家陆续以高于19万的价格签订了拆协议。

        刘正洵家没有签订协议,他家的老宅孤零零地屹立在断瓦残壁中。大门前插着一根竹子,竹上挂着一面红色的旗子,旗子上有五个黄色的星星。

        刘家这座晚清故宅的大门紧闭着。

        第五十四章珠沉玉碎

        题字:天亮的时候,刘雨淇、李秋玲怎么也找不到李秋燕。下午的时候,陈家辉、李秋玲在桃花池里发现了冰冷的李秋燕,她走了,永远的走了:一身洁白的婚纱,粉红色的皮鞋、洁白的袜子,脸上带着平静的笑意。左手捏着一块宝石花的手表,右手抓着一把无花的桃树枝,绿色的桃叶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残阳如血,西边的晚霞映红了大地、树林、池塘。

        1、

        曹添鸿、陈家辉、顾林生带着十几个农民工换上保安服装,穿上防刺马靴,戴上安全帽增援沙凤林、沙三,这是大老板的命令。

        人靠衣装马靠鞍,刚才还土里土气的农民工立即成了威风凛凛的“骑士”,有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裂开嘴笑着,也有几个一脸的严肃一脸的神圣。陈家辉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他们助威的是:拆刘正洵古宅!陈家辉站得远远的生怕被刘正洵认出来,刚才带队的自豪感荡然无存,他有一种罪恶感,他不知道应该怎样做。

        韩忆清身体奇迹般好起来,这几天居然能走路,韩忆清在院子喊:“这房子比我年龄还大,妨碍你们什么了?大桥一定要从这里走吗?”苍老的声音渺小、微弱,淹没在高昂的喇叭声中,陈家辉没有听到,驾驶着推土机的沙三也没有听到。刘正洵拿着一把锈迹斑驳的铁锹站在残缺的大门口,黑油铜钉老门遍体鳞伤歪在一边。几个钢盔走过去,刘正洵抓紧了铁锹,他们还没有碰到的时候,一个钢盔忽然大叫起来:“打死人啦,刘正洵打警了!”还没有等刘正洵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已经被按倒在地反剪双手。推土机渐渐逼近,韩忆清退到堂屋前抱着深红色廊柱,【此处部分文字已经被屏蔽,给你带来阅读方面的困难,请谅解!】陈家辉看到了满脸泪水的李秋玲,看到了浑身灰土的林秀红,看到了红艳艳的阳光下晃动钢盔、盾牌、橡胶棒,看到了轰然倒塌的古宅,听到了一群穿着保安服的农民工阵阵欢呼声。

        血色残阳下,陈家辉心里一阵剧痛。

        韩忆清被一百多年前的瓦片、砖头砸伤了,奄奄一息躺在医院里,几个钢盔轮流值班,很少有人能够看到她。第二天夕阳西下的时候,韩忆清说:“长官,我——想看看雨淇——雨淇——”

        老人快要走了,其中一个钢盔通知了林秀红。自从外婆进了医院,舅舅不知去向之后,李秋玲一直陪伴着舅妈,她打电话通知了雨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凤城花渡 第66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