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3 / 3)

+A -A

        “咚咚咚……”走廊响起了跑步声,谢护士长第一个跑到外科病区。很快,外科医护人员都陆续赶到了,有的人连衣服都没有扣好。

        全体医护人员集中在医生办公室内,方主任神情严肃地作战前动员:“刚接到电话通知,奎先隧道发生大塌方,具体的受伤人数还不清楚,马上要运过来抢救,我们要全力以赴抢救这些战友,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百分之百抢救,决不能让死神将他们带走。除了值班医生留在病房,其他医生都跟我到手术室去,准备上手术台。”

        一听到“奎先隧道”四个字,艾冰的心律立马失常了。

        奎先隧道开工才两年,已发生过多次塌方,给艾冰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有两次。

        一次是1975年秋季,二十三团一营一连发生大塌方,塌方长达一百多米,将十多名官兵堵在缺氧有毒的坑道内。为了营救亲如兄弟的战友,一连的连长组织了一支由十八名党员参加的敢死队,敢死队喊出了惊神泣鬼的口号:“要上党员先上,要死党员先死。”他们马不停蹄奋战一天一夜,清碎石,支排架,终于化险为夷,救出了被堵的官兵。

        还有一次是1976年夏季,二十三团四营十八连发生了一次大塌方,好几名战士倒在血泊中,其中一名山东籍小战士,刚过完18岁生日,被埋在碎石中动弹不得。当战友们赶来营救他时,他奄奄一息说:“不要管我,快去救其他人。”话音刚落,又一块巨石砸中他的头部,这位入伍才几个月的小新兵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艾冰又想起了罗平安,这一次塌方他会遭遇不测吗?虽然她还在生他的气,但是她希望他平安无事,因为他有一个很吉祥的名字,天保佑他。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三章)

        六名血肉模糊的伤员被几辆解放牌大卡车送到了师医院,救护车根本就不够用。艾冰看着一个个伤员被抬下卡车,但无法辨认他们的模样,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沾满泥浆和血迹。她只好从身高和体型去作判断,觉得没有哪个人像罗平安,又觉得个个都像罗平安。

        从送伤员的官兵口中得知,就在当天下午,他们正在奎先隧道里开挖边墙马口,突然发生大塌方,其中一块巨石同时砸中这六名战士。

        奎先隧道位于古冰川消退后形成的冰达坂腹地,洞内的土层及岩缝中充填着大量冰渍,遇到气温上升或者强烈震动,冰渍很容易融化脱落造成大塌方。二十三团最擅长挖长隧道,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修建成昆铁路时,他们也经常遇到塌方,不过那里的塌方会有先兆,可看见有少量沙石落下,一旦流沙变成线形就要考虑塌方的危险,就会迅速撤离。但是在奎先隧道施工,气候寒冷,到处结冰,很难看到流沙或落石,加上风枪震动声大,易震松岩石中的冰块,塌方猝不及防。

        章强有了用武之地,他和师医院的外科医生一起上了手术台。送来的伤员都是复合伤,除了脑外伤,还伴有血气胸、腹部外伤、四肢骨折,需要实施紧急手术,止血、缝合、引流、固定。

        手术室不够用,谢护士长又将治疗室与急救室腾出来当作简易手术室。

        和伤员一起来的,还有许多从工地赶来的官兵,沾满泥沙的工作服和高筒靴都来不及脱,他们都是来为伤员献血的。师医院没有血库,只有一个未成文规定,凡是哪个单位送来的伤病员需要用血,就由哪个单位负责献血。施工连队受伤人数最多,施工连队官兵献血也最积极踊跃。

        官兵们很自觉地在临时献血点排起了长队,几个操四川、广东、甘肃、江西、云南等五湖四海口音的战士挤在最前面嚷着:“抽我的,我是b型。”“我是型。”“我是型,万能血。”……他们都是伤者的老乡,不忍心让一同入伍的战友就这么没了。

        艾冰负责抽血,她刚抽了几个战士的血,谢护士长就跑过来催:“快点抽,伤员失血太多,全靠这些血救命。”

        “是!”艾冰立刻将采血的针头都换成最粗的16号,这样血流的速度会更快。16号针头粗似铁钉,本来需要打一点麻药再进行静脉抽血,但为了争分夺秒,艾冰将这个步骤省去了,献血的官兵也没有一个人痛得龇牙咧嘴。

        殷红的热血从年轻官兵的血管中汩汩流出来,迅速输入到伤员体内。

        艾冰一个接一个抽血,忙得连头也抬不起来。

        又一个战士坐在她面前,撸起了衣袖。

        “姓名?”艾冰低头问。献血者必须填报真姓实名,便于输血时核对,输错血会要人命。

        “罗平安。”

        “啊!”艾冰惊愕抬起头,看到了一张蓬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绿色生死恋 第37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