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调整调整,一个星期后我再给你安排角色。”张银龙关切地说。
“我好像全忘完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一炮红惴惴不安的说。“没关系,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震豫东,她是副团长,有这个义务。”
“那多不好意思啊,常言说,同行是怨家。你把我弄来给她打招呼没有?“
“没有,我如今是一团之长,我说了算!”
一炮红觉得张银龙说的有一定道理,她在这里曾经呆过,知道他是个说话算数,拿得起放得下的汉子。她决计跟他干一场。
在张银龙的带领下,一炮红走进震豫东的办公室。震豫东笑着说:“欢迎您,我正在准备为您开个欢迎会呢。“
“不必,不必,我又不是生人,于团长有您这句话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过,我好久没有登台了,还请于团长多多关照!”
“你放心,我们于团长向来是助人为乐的活雷锋!”张银龙抢先说。
“您不必客气,不过我可不像您张团长说的是什么活雷锋,
再说了您张团长,可是文武双全的大牌喔。”
一炮红对她的“您张团长”的您字,十分反感,显然,她是把她当成了他的人。但她又不好和她辩驳。
晚上,张银龙为一炮红举办了一个小型欢迎会。震豫东也在邀请之列。席间,有人提议让张团长和一炮红联袂唱一段。他俩盛情难却唱了一段他俩得过奖的《女队长》,不知怎的,张银龙和一炮红配合得十分默契,可说是珠联璧合。连震豫东都为之感叹,她和在坐的人都有一个不谋而合的想法:这是多么好的一对啊!
不久,张银龙便和一炮红联袂上演《女队长》,这出戏再次刮起一阵旋风,一炮红的名字也更加响亮。一时间,人们仿佛忘记了震豫东。
震豫东能无动于衷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必须改变自己。怎么改变?她想来想去,决计做一些“创新”。
“创新”,谈何容易,豫剧有一二百年的历史,许多程式和剧目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弄不好只会弄巧成拙,甚至画蛇添足。她觉得首先应当从演员和剧目上打开缺口。她想物色一位男小生。有人推荐两位都因为太年轻,本腔也不理想而落选。后来,她听说山东曹县豫剧团有位理想人选。她和领导商量先将他借来试试。可是谁又能够担当此任呢?后来听说温如水的丈夫——头把弦和那位小生是同学,于是就派他和震豫东前往。
震豫东和头把弦看了那个小生两场戏,感到的确不错,于是就先找那个小生谈,他二十五岁,叫李论。他听说去开封,喜出望外:“我早听说过震豫东,也是您的戏迷。我愿意去,但是,我估计团里不会放,这样吧,你们先回去,我想办法。”
“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办法吗?”
他摇摇头。
震豫东不好强人所难:“请您千万别和团里弄僵,要心平气和的谈。”
“于团长您放心,我自有分寸。”
“李论你大约得多长时间,可不能太久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